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重大工程 > 地方引才政策 > 浙江:推動一流人才向企業集聚

關注微信

浙江:推動一流人才向企業集聚

時間:2013-08-16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作者:
  當經濟轉型升級急需人力資源結構和布局的調整優化,職能部門該如何作為?

  浙江人社系統給出的答案是:實施企業人才優先開發戰略,引導和推動一流人才和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努力形成人才配置向企業拓展、人才政策向企業傾斜、一流人才向企業集聚的局面。多措并舉讓浙江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去年躍居全國第3位。

  注重工程帶動,培養集聚企業人才

  企業人才優先開發應從何處著力?針對企業的發展需求,浙江設計并組織實施了一批針對企業高層次人才的工程項目,促進人才向企業集聚。

  2011年,一項饒有“浙江味道”的計劃——新生代浙商培養計劃出爐。這是支持浙商創業創新的重大決策部署,以大學生創業群體為重點,依托現有的創業平臺和服務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和創業實訓力度。

  浙江省還出臺文件明確提出對浙商企業創新創業人才隊伍實行“六優先”,例如,浙商企業引進的海外人才同等條件下,優先入選海外高層次人才“人才”、“海鷗人才計劃”的,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省政府科學技術人才補貼。

  除了這樣專門針對企業的人才計劃,在既有的其他各類人才工程中,浙江也注重保證企業人才優先的戰略。如浙江實施企業151人才工程,通過實行切塊選拔的機制,確保企業人才入選比例不低于20%;舉辦省151人才高研班,企業人才參加比例不低于40%。

  此外,浙江省還通過實施企業技術創新建設“121”工程、企業博士后建設計劃、現代服務業高端人才引進培養計劃和外國專家引進工程等,為企業集聚高層次人才。2010年,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物技術藥物創新團隊入選省企業重點技術創建團隊。3年來,團隊集聚高層次人才明顯加快,團隊共引進25名海外高層次人才,其中2人入選“國家人才”、3人入選“省人才”。

  強化市場配置,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

  6月14日上午,位于寧波市江東區八駿灣的寧波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一片喜氣洋洋,浙江省首個省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在這里掛牌。目前,園區已吸引意大利杰艾、上海外服、北森測評等國內外18家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入駐。

  此外,杭州下城區、嘉興秀洲區也獲批籌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推進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是浙江省大力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的舉措之一。

  “人力資源服務業正處于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必須全力推進人力資源服務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浙江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一方面,浙江切實發揮省級各職能部門的作用,形成推進的合力。浙江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的意見》,落實人力資源服務業專項發展資金,引導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發展。大力發展獵頭、測評、薪酬評估等中高端業態,為企業提供緊缺急需人才和相關人才資源服務。

  另一方面,浙江注重發揮行業協會在引導行業自律、制訂行業標準、反映行業訴求等方面的作用,加快籌建各級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目前,省級協會正在積極開展會員公開吸納工作,目前已吸納單位會員85家、個人會員45人。計劃于今年下半年召開成立大會。

  據統計,今年一季度,浙江省人力資源服務業營業收入125億元,繳納稅費4800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16%、12%。

  完善服務體系,提升企業人才服務水平

  一直在海南發展事業的沈旗衛去年選擇落戶嘉興秀洲工業園區,他投資的豐廣精密工業(嘉興)有限公司是該市入選“2012年浙商回歸引進重大項目”的4個項目之一。他直言,除了產業發展基礎和投資環境外,各級各部門優質高效的服務更是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為讓創新創業團隊盡快適應環境、發揮作用,浙江省各職能部門秉承“想人才之所想,幫人才之所需”的理念,不斷完善人才服務體系,提升人才服務水平。

  一是提供高效的專業化服務。連續3年來,浙江省人社廳會同省委組織部組織11個市、創業園區和大中型民營企業,赴美、法、德、日及香港舉辦海外引才系列活動;連續15年赴北京、上海舉辦高層次人才招聘活動,并且加強后續跟蹤服務,提高引才活動專業化程度。各地還組建領軍人才服務聯盟或成立高層次人才服務中心,為創業人才在企業注冊、稅收減免、項目資助、職稱評定、住房保障、子女入學、醫療保障等方面提供一條龍服務。

  二是提供周到的個性化服務。組建專業團隊赴浙商民企,現場解決重大產業投資項目涉及人才、社保等方面的問題。各地組織人才干部還廣泛開展“進企業、訪人才”活動,立足實際開展企業人才需求調查,有的放矢為企業和人才辦好實事。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