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擾市域經濟發展多年的“既無大院名校,也無高層次科研和技術轉移機構”的窘境,讓慈溪眾多民營企業在轉型升級中難以發力。慈溪市主要領導表示,想要在創新驅動中有所斬獲,必須吸引外智、依托外力,讓他們成為本土企業轉型升級的服務者和示范者。
陳銀江是當地一家服裝企業的負責人,他經營服裝企業多年,一直在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會。上半年,他與人合資辦起一家TPU薄膜企業,目前設備已經到位,苦于沒有先進的技術。今天的洽談會上,他找到了一個“醫療器械表面水溶性高分子親水殺菌涂層材料”項目。“我們做的正是醫療器械上用的薄膜,特別需要增加殺菌功能,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合作對象。”陳銀江說,如果這次能夠合作成功,他們的產品必將如虎添翼。
畢業于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王桂桂博士是第一次來慈溪,在國外生活的20多年里她經歷了多次創業失敗,如今把目光投向中國,但卻面臨著資金、市場等多方面難題。“考察了慈溪幾個創業平臺,我想在當地找一個合作者,既有一定資本,又熟悉國內市場”,她說,希望自己未能實現的創業夢可以在這里開花結果。
慈溪市從2011年開始實施“上林英才”計劃,已累計評出領軍人才項目39個,其中A類26個,B類13個,當地政府在創業場所、項目資助、租房補助等方面累計投入經費超過5000余萬元。
最新該市對“上林英才”計劃政策進行了調整完善,進一步簡化了項目相關審批服務手續,并提高了資助額度,A類項目資助500萬元,B類項目資助200萬元,C類項目資助50萬元,對特別重大的項目可給予1000萬元以上的資助。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