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電子信息產業人才專場招聘會將在浙江省人才市場舉行。
這次,金華市方面可謂攜“雙龍計劃”,赴省城廣發“英雄帖”,招攬各路“豪杰”。未來,金華市財政每年將安排億元以上資金用于引才,領軍人才最高可獲2000萬元的資助。
據金華市人社局方面的統計,本次赴杭招聘的100余家企業,一共推出千余個面向電子信息產業方面的崗位。
最值得一提的是,著力推出了來自金華高新技術產業園、中科院金華
科技園、金東信息軟件園、浙中信息產業園的多家電子信息、網絡技術等企業,謀求市域范圍內軟件信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著力打造“浙中硅谷”。
金華頒出人才政策“新八條”
對于素有尊重人才傳統的金華而言,此次為了給“浙中硅谷”提供智力保障,推行的政策力度也不含糊。金華市于2012年末出臺《關于加快引進創業創新領軍團隊和人才的若干意見》。
“新八條”稱,市本級每年安排1億元引才專項資金,力爭用5年時間,面向海內外集聚一批國際先進水平的科技創新團隊、一批行業地位突出的創業創新領軍人才、一批發展潛力較大的后備領軍人才。
重點引進對象: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智能化制造等新興產業領域,學術技術成果處于國際國內領先的科技創新團隊、創業創新領軍人才和后備領軍人才。
為“一號產業”攬才
當美國亞特蘭大一個市民撥打當地的400訂餐電話時,他可能不知道,為他處理訂單信息的是遠在萬里之外的金華接線員。
像這樣的網絡服務,在金華已是極為普遍的一件事,信息產業已成為金華發展最快、最具潛力的特色服務產業。
金華是省內第二大通信樞紐,僅次于省會杭州。
金華市信息產業起步于上世紀的八十年代,近年來,金華市把電子信息產業作為重點產業來推動。目前,金華處于全國“八橫八縱”干線光纜傳輸網滬金南穗光纜的重要節點上。可以為IT企業從事網絡游戲、呼叫中心和IDC業務等提供最佳技術支持。
在機遇面前,金華正規劃著更加宏偉的目標。
為了實現這一愿景,金華市信息產業的人才儲備開始進入政府工作日程。“要把網絡經濟這個高增長、高效益、高科技的產業當做‘一號產業’來抓,”金華市委書記陳一新曾說,“給予‘一號產業’人才‘一號待遇’,做到學院派人才和草根型人才兼顧。”
除此以外,銷售、倉儲物流、財會分析等配套工種也包含在內;甚至還有金華八婺網絡公司這樣的,推出了“淘寶旅游旗艦店(天貓)店長”的電子商務運營管理綜合崗位。
目前,金華市商務局正在牽頭起草促進網絡經濟發展扶持政策。
重才力度不亞于上海
在金華,有這樣一組數據讓人眼前一亮。截至2012年底,全市人才總量已達65.4萬,共有兩院院士,國家、省“人才”專家23人,其他省級以上重大人才工程專家245人;博士、碩士4162人,高級以上職稱人才1.69萬人。
去年,浙中信息產業園將人才人才、海歸博士曹峰引入到園區內的金華美天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曹峰曾在上海、蘇州等地創辦網絡安全技術公司,偶然與
浙中信息產業園辦公室主任胡霞亮接觸后,來到金華考察,稱金華在引才重才方面的政策力度不亞于上海,因此看好這里的發展潛力,決定來此拓展金華市場。
受益于浙中信息產業園的經驗,不同園區也針對各自特點為人才提供優惠政策。以金東信息軟件園為例,在金東區租用住房的,高工級人才按300元/月、教授級高工人才按600元/月、海歸博士級人才按800元/月給予住房補貼。企業聘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的高層次管理人才(碩士以上學歷、副高以上職稱),給予個人所得稅區級留存部分30%的資助等。
“我們還要繼續創新人才政策,創造創業環境,打造優質服務,吸引海內外英才來到金華創業創新。”金華市委副秘書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招才局局長李雄偉說。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