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元的現金資助,在工作條件、落戶、執業資格、醫療、保險、稅收、配偶安置、子女入學、駕照轉換等方面的特別政策支持,與高層次人才享受同等優惠政策和待遇――日前,江蘇正式實施的高技能人才引進計劃,在全國首創將高技能人才與高層次人才放到同等地位,面向海內外引進具有重大業績成果、緊缺急需的頂尖高技能人才。
“雙高”同等待遇是轉型升級的現實需要
“高技能人才與高層次人才享受同等優惠政策和待遇,這是江蘇轉型升級中對高技能人才的現實需要。”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副廳長王立平說。
作為經濟大省、制造業大省、實體經濟大省的江蘇,當前正處于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為了加快從“江蘇制造”向“江蘇創造”的轉變,江蘇提出以科技創新助推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發展方式轉變,實現這一調整和轉變,既要靠高層次人才的發明創造,更需要高技能人才的手,把發明創造變為現實。
王立平舉例說,喬布斯設計了蘋果手機,如果模具粗糙,就無法做出小巧精致的手機;我們的汽車企業,設計師可以設計出漂亮的流線,但上了生產線卻做不出來,也是因為缺少合適的模具,說到底,還是缺少足夠的高技能人才。“科技科技,‘科’與‘技’必須結合,有‘科’無‘技’,科就是無皮之毛。隨著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江蘇迫切需要有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把高新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正如李學勇省長所說,人才是科學發展的第一資源,高技能人才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支撐力量。在加快構筑高層次創新人才高地的同時,江蘇還要大力鑄造高技能人才高地。”
“產業結構調整,一方面是量的優化,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質的提升。”王立平說,現在我們買指甲剪首選韓國產的,買軍刀、手表第一個想到的是瑞士,買刀鍋則是德國的雙立人。中國雖然是制造大國,但產品多占據低端市場。實際上即便是傳統產業,如果堅持往高端邁進,也能大大提高附加值。這也離不開高技能人才的努力。
高技能人才缺口230萬
隨著江蘇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對技能型人才的規模和質量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廣泛提升勞動者素質、提高技能水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
省人社廳的一項數據表明,截至2012年底,江蘇省高技能人才總量203.2萬,占技能勞動者比28.3%,但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仍然供應不足。近年來我省人力資源市場技能勞動者求人倍率始終大于1(求人倍率=需求人數/求職人數)。2012年四季度,高級技師、技師的求人倍率分別達到2.75和2.48,充分表明全省高技能人才嚴重短缺。
根據2012年企業技能人才調查情況看,高技能人才行業分布主要集中在第二產業和傳統產業。我省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如生物技術、現代醫藥、環保等行業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調查企業對新興產業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在208個緊缺職業工種中排第20位。調查還顯示高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業,小型企業高技能人才占比不到15%。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以及產業結構的進一步調整,高技能人才總量短缺、分布不均已嚴重影響我省企業技術創新水平和未來發展。
如果對接我省現代產業體系目標,按照中等發達國家高技能人才占整體人才總量40%的數字來測算,江蘇目前高技能人才缺口達230萬。
“加快引進、培養高技能人才時不我待。”王立平說,高技能人才引進計劃特別突出兩類企業,即高成長性科技型中小企業和現代服務業企業。“越新興的產業對人才的需求就迫切。高成長性科技型中小企業具有自主創新能力,其中大多數掌握著某產業領域的核心技術,或者創造出全新的商業模式。而以知識密集、技術密集、人力資源密集、高成長性為特征的現代服務業企業,在推進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些企業規模小,技術含量高,迫切需要頂尖高技能人才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引進計劃將進一步助推企業增強創新能力,實現快速成長。”
高技能人才將是江蘇的“寶貝”
“實施高技能人才引進計劃,不僅僅是為了引進一兩個人,更多地是希望形成一個好的導向:技能人才也要當成寶貝。”王立平說,中國是人口大國,不可能每個人都去做“勞心者”,大批人口將成為“勞力者”。然而當前社會對于“勞力者”不論是社會地位還是收入待遇方面都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因此希望通過引進計劃引導全社會真正做到尊重勞動、尊重勞動者。同時政府給予引進人才獎勵,可以降低企業引才成本,增強企業引才積極性。
能將高技能人才納入全省的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也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兩高(高層次、高技能)人才的同等重視。近年來,我省先后制定并實施了一系列有利于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政策措施,從健全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強化行業企業主體地位、增強技工院校基礎作用、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和使用激勵機制以及社會保障體系等各個方面,營造并構建起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新機制和大環境。例如,在目標考核上,將萬名勞動者中高技能人才數量列入基本實現現代化指標體系。在政府評選表彰中,我省較早建立了省、市兩級有突出貢獻技師高級技師政府津貼制度。
去年省政府舉辦了首屆江蘇技能狀元大賽,各職業(工種)職工組第一名由省政府授予“江蘇技能狀元”榮譽稱號,并給予10萬元獎金。在財政投入方面,較早設立了省高技能人才培養專項資金。2005年至2012年,省財政共安排專項資金2.9億元用于高技能人才培養的獎勵、政府購買培訓成果、貸款貼息和省市共建公共實訓基地補貼等。今年實施的高技能人才引進計劃,是我省在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中又一重大創新舉措,真正將高技能人才與高層次人才同等對待。
高技能人才引進后,我省將搭建多個平臺讓人才發揮最大作用。他們既可以直接在崗位上為企業服務,也可以去技工學院當導師、帶徒弟,或者到公共實訓基地進行技術指導。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