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持 搭建平臺 優化服務
臨安:打造集聚地 開放納人才
這個秋天,青山湖畔,人才集聚,共赴一場屬于他們的盛會。
作為2019杭州國際人才交流與項目合作大會的子活動,11月11日,2019年“星耀綠色硅谷”青山湖科技城數字經濟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的總決賽即將舉行。圍繞青山湖微納智造小鎮平臺展開,大賽將重點關注數字經濟相關產業,并推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自主創新項目在青山湖科技城創新創業。
素有“吳越古國”之稱的杭州臨安,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名人輩出,英才云集。悠久的歷史鑄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內涵。
這是一座人文之城、創新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既有千年古城的底蘊,又有現代都市的活力。
這還是一片滋養實現夢想的沃土。位于城西科創大走廊西端的青山湖科技城,是新一輪產業集聚高地?萍汲歉淖円砸赝度霝橹鞯膫鹘y發展模式,讓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新引擎。聚焦數字經濟,著力發展集成電路與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科技城,不斷培育和產出優質的“現代智造”種子。
厚植沃土,筑夢人才,努力讓每一個追夢人都能夢想成真。如今,臨安深耕創新創業的沃土,不斷優化各類人才政策,攬人才入懷,以人才帶動城市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平臺發力 創業之花在這里綻放
金秋十月,杭州市大學生創業園(臨安)管理方負責人章振東推開了“創意咖啡吧”的大門,看到久違的老朋友,咖啡吧里一陣騷動。“最近有什么新項目嗎?”“當然,我們原來研發的APP又升級啦……”不到200平方米的咖啡廳里,充滿激情的想法不斷碰撞。
在杭州市大學生創業園(臨安)里,這樣的場面幾乎每天都在發生。章振東說,咖啡吧原來只是園區用于員工休息的配套設施,可慢慢地,大家的創業熱情把這里變成了一個夢想發芽的集聚地,“對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創業團體,以及一些初創型企業,咖啡吧可以作為他們的中轉站,既可以減少房租方面的成本,也能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大學生創業園內追夢,只要看看四周就能感受到創業的激情。這項激情既來源于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系列政策支持,也在于園區的平臺建設,為每個想要追夢的年輕人提供舞臺。
從2010年到2019年,杭州市大學生創業園(臨安)不斷地擴大,從5000平方米到10000平方米,從北區到南區,臨安正在打造“一園多點”特色品牌園區。除了創意咖啡吧之外,園區還設有眾創空間,讓創業青年們的新項目能夠在眾創空間中得到孵化。如今,入駐企業已經有235家,其中有65家大學生創辦的企業在孵化。
木木生物就是園區成功孵化的企業之一;貞浧饎摌I初期,80后創客胡重九說:“那是一段沒人、沒錢、沒技術的時光。”所幸,政策之風來得及時。“100平方米以內的辦公面積免租金”“舉辦技能培訓班”“開辦導師班,組織本地高層次人才作為創業導師”……一系列利好政策幫助胡重九解決了資金、技術等問題。
現在,木木生物已經從注冊資本3萬元的公司,成長為年產值百萬元的企業。吃水不忘挖井人,羽翼漸豐的木木生物開始反哺園區,每年,它都會作為園區的“得意門生”提供培訓。“園區提供場地,我們每年舉辦一次培訓班,給尚在孵化的企業免費上課。”胡重九說。
為了讓創業大學生有更多的平臺展示自己,臨安還搭建多種平臺。11月,臨安區第三屆“天目創客”創新創業大賽即將開幕。
已連續兩年舉辦的臨安“天目創客”創業創新大賽,拓展創業項目,涵蓋電子商務、文化創意、新材料、新能源等多個行業。大賽中的獲獎選手,將分別獲得10萬至20萬元的獎金及100萬至200萬元的投資。
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創客大賽不再局限于臨安區,而是將目光投向全國。“從報名情況來看,江蘇、安徽都有企業報名參加這場比賽。”臨安區人才資源管理辦公室主任來勤說,吸引和招納更多更優質的創業項目及人才來臨安創業創新,營造和宣傳臨安的“雙創”熱潮,促進臨安大發展,這是臨安舉辦“天目創客”的初衷。
而如今,他們欣喜地看到,創客大賽不僅為創業青年解決了創業初期的資金融合、品牌推廣、市場營銷等方面的難題,更為創客們提供平臺,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作用,在全區范圍內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
目前,臨安已累計開展大學生創業沙龍、創業論壇等活動103場,開展創業講座26場,組織協助35家大創企業參與各類大賽。
政策加持 多層次保障引才留才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人才生態才是持久競爭力。如何構建人才生態,提升人才工作競爭力?臨安以政策加持,為人才筑巢。近兩年來,臨安出臺了“人才新政20條”等一系列人才政策,形成了全覆蓋、分類別的綜合性人才政策體系。政策貫穿人才引進、培養、使用、保障全過程,涵蓋碩(博)士研究生、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等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人才。
“沒想到才畢業兩年,我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在杭州買下人生的第一套房。”談到來臨安后最有成就感的事,曹明杰激動地說。
2016年暑假,曹明杰從清華大學材料與科學工程專業畢業,拿到了博士學位。究竟是進高校做老師,還是繼續從事研發,在職業的十字路口前,曹明杰沒有過多糾結:“能看到自己的研究項目在企業中落地生根、發展壯大,是最開心的事。”
為了追求自己的夢想,那年盛夏,曹明杰背著行囊,從北京到臨安,加入了杭州福斯特應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然而,夢想與現實總是如影隨形。工作前景很好,但想要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子,成了他來到杭州的第一個心愿。
“不僅是他,我們發現不少高層次人才都有此后顧之憂。”來勤說。
解決住房問題,成為臨安引才、留才的一大抓手。
2014年,臨安建成了第一期人才公寓——衣錦人家。疏密有致的綠化,兩室一廳的公寓式住房,熱水器、空調、電視等電器一應俱全,直接可以拎包入。徊幌胱∪瞬殴⒌模梢赃x擇租房補貼。
按照“分層次、保無房”的原則,臨安還分層分類為人才保障住房。對企業引進的博士、碩士研究生,2018年1月1日以后首次在臨安區內購買住宅房的,經審核分別給予30萬元、15萬元的購房補貼。
正是憑借這一政策,曹明杰靠著這30萬元購房補貼,再加上自己的存款,付了房子的首付,正式成為了一個新杭州人。
“提高偏遠地區大學生生活補貼”“在臨創業大學生,租賃辦公用房,最高可享受10萬元的房租補貼”。今年下半年,臨安區又出臺了支持大學生創業就業的十二條新政,從提高偏遠地區大學生生活補貼,到根據創業項目創新能力、市場前景、盈利模式、團隊結構等要素,享受創業項目無償資助,政策加碼,臨安盡力為人才打造最優創業環境。
為了引進海內外青年人才,臨安區還加大財政保障力度。例如給予博士研究生5萬元/人、碩士研究生3萬元/人、本科生1萬元/人的生活補貼,工作滿3年再給予同等額度的補助;每年安排200萬元左右資金,加大對“雙一流”大學(學科)碩、博士研究生的引進力度等。
“讓人才在臨安真切地感受到優惠,才能不辜負他們的信任。”臨安區委人才辦負責人說。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把夢想與未來扎根在臨安。據統計,2019年,涌入臨安的高層次人才(碩士學歷以上)已有220名。
服務至上
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在臨安區東側,景色旖旎的青山湖畔,坐落著一座科技之城。這是一座為臨安積蓄發展新動能的科技之城。高端芯片、智能裝備、人工智能……一大批創新項目、研發企業、海內外人才在此集聚。
杭州奕力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紅藝就是其中之一。
為什么選擇臨安?陳紅藝拋出一個答案:“產城融合。”
2018年,青山湖打造浙江省首個微納智造小鎮,意圖吸引高端芯片、智能傳感器設計和應用、智能裝備、人工智能、物聯網等與數字經濟產業相關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團隊來青山湖科技城創新創業。
“剛開始,我們只是看重了微納智造小鎮的平臺,可是一來到這,科技城就給了我另一重驚喜。”陳紅藝告訴筆者。2018年3月底,決定入駐青山湖科技城之后,陳紅藝決定帶著團隊實地考察一下,為企業和研發部門選好地址。從臨安城區中心到青山湖畔,越靠近目的地,陳紅藝就越堅定要扎根青山湖科技城的決心。“山清水秀,真是個做科研的好地方。”這個想法在她腦中揮之不去。
“在政策之外,青山綠水,國家4A級生態景觀,環繞青山湖的42公里青山湖環湖綠道、72萬平方米的獅山生態公園、20萬平方米南苕溪濱河的公園,‘湖山共鳴’的自然生態是讓很多研發企業最終決定扎根青山湖的原因。”青山湖科技城管委會科技與產業發展局負責人李宇平告訴筆者,研發工作往往需要安靜、優美的環境,讓科研人員可以沉淀自己。青山湖無疑有著先天優勢。
而更讓陳紅藝感到驚喜的還在后面。3天時間內,陳紅藝在科技城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走遍了青山湖科技城,也定下了研發中心的選址。“原以為還要等待科技城的審批全部完成后才能入駐裝修,沒想到在前期審核好項目后,科技城直接讓我們著手裝修。”陳紅藝不停地說:“太快了,真是太快了!”兩個月后,奕力公司入駐青山湖創業街199號。
小到住房、大到資金,這些都是人才可能遇到的問題。為了幫助人才和企業解決這些后顧之憂,臨安區制定了“四個600萬”引才政策,解決企業遇到的資金難題;制定以集成電路產業為核心的微納產業發展專項政策,扶持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在科技城旁邊建造人才公寓,為海內外人才提供住所……
除了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外,他們還會為企業提供交流平臺。“每年組織企業家、研發人員在一起交流,不僅可以交流一些想法,也能讓科技城的研發氛圍變得更濃厚。”李宇平說。
產業、人才、平臺、環境的融合作用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不斷涌入科技城,各類研發機構、企業也不斷落戶青山湖。
如今,青山湖科技城已集聚了香港大學浙江科學技術研究院、浙江大學可持續能源研發基地、中科院長春應化所浙江研究院等46家科研院所;擁有13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70家高新技術企業、7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高層次人才已達到2800多人。
“讓企業和人才安心留下,是我們一直在努力做的事。”臨安區委主要負責人說,臨安在全面融杭之路上,提出“城市國際化、產業現代化、全域景區化”的發展口號,不斷推進老城蝶變和新城崛起,深化產城融合,以產興城、以城促產,“在城市發展中,臨安將更加注重人才招引和服務,用好資金補助、住房保障等一系列人才政策,為企業引進、留住人才創造一流環境”。
青山湖畔,梧桐木已成林,各路人才可緩緩來矣。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