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醫學人才招聘頻道 > 醫療單位博士后招聘 >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吳永兵、郭華教授課題組2025年招聘博士后公告

關注微信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吳永兵、郭華教授課題組2025年招聘博士后公告

時間:2025-06-27來源:中國博士人才網 作者:佚名

一、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介紹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擁有東湖院區、紅角洲院區兩大主院區,開放床位3514張,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急救、康復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江西省名列前茅的品牌醫院,江西省急危重癥和疑難病患者的首選醫院,是中部地區重要的醫療救治、醫學教育和醫學科學研究中心。連續三年獲評“中國醫院百強院”,入選國家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醫院,在2018-2022年連續五年在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獲評A+,尤其是在2020年位列全國第19名,創江西歷史最好成績。

科技創新,奮勇爭先。科研水平全省領先。醫院以國家級人才為核心建立科研創新平臺,擁有國家級科研平臺5個、省級科研平臺32個。近五年獲批各級各類縱向科研課題2074項,人均科研經費居全省醫療單位首位,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1項,經費1243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近五年發表學術論文4465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642篇,醫工研究成果在材料學頂刊《Advanced Materials》發表,胸腔鏡手術臨床研究成果被國內外權威腫瘤診療指南高頻次引用,完成全球首例全腔內微創技術治療雙主動脈弓畸形并B型主動脈夾層,并在重癥醫學頂刊《Intensive Care Medicine》發表,疑難心電圖識別成果在《JAMA Internal Medicine》發表,作為主要研究者參與的心梗研究在全球頂刊《The Lancet》發表。2022年,斬獲江西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創造江西省醫療領域科技獎“雙冠”紀錄。2023年,7項成果獲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囊括醫療衛生領域近50%獎項。10項科技成果獲得第二屆江西醫學科技獎,是唯一取得西醫組和中醫組一等獎雙冠的單位,也是唯一取得全部設獎類型的單位。2024年,4項科技成果獲江西省科學技術獎,實現江西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連續三年不掉線。科技成果轉化大步提升,連續多年入選“中國醫院創新轉化排行榜”,正在努力建設成為全國科技成果轉化“新高地”。近兩年,醫院共有21個學科科技量值入圍全國百強,7個學科進入全國排名前50強。

 

導師介紹

吳永兵:省部級人才,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意大利米蘭圣安布羅心臟中心訪問學者。現任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黨委委員、黨委組織部部長、心臟大血管外科科主任、移植中心主任、江西省最美醫生、江西省衛生健康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1.學術任職:

● 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微創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

● 國家衛健委醫管所外科基礎技能提升項目心臟外科負責人

● 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 國際微創心胸外科協會會員

●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生分會房顫專業委員會委員

●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分會微創學組/冠脈外科學組/主動脈外科學組委員

● 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機械循環支持分會委員

● 江西省醫學會心臟瓣膜分會副主任委員

● 江西省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常委

2.科研成果:

獲實用發明專利2項,參編專家共識6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省部級等基金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在《Molecular Cancer》等國際頂級期刊發表SCI論文18 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41.444分,累計影響因子140分),研究成果被國際同行引用600余次;獲江西省科技進步獎等省部級科技獎勵4次。

3.團隊介紹:

吳永兵教授課題組目前有高級職稱4人,留美歸國人員2人,在讀碩博士研究生20余名。課題組聚焦非小細胞肺癌侵襲與轉移及免疫治療耐藥、主動脈夾層診療、心衰致病機制等研究,獲批國家級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10余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5次,獲批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診療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國家衛健委授予)、江西省心血管外科微創手術培訓基地(國家心血管病專家委員會、微創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授予)、江西省衛生健康重點實驗室(人工血管與瓣膜重點實驗室)、“心之盟”微創心臟大血管外科培訓基地、南昌大學心臟大血管外科治療研究所。

4.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非小細胞肺癌侵襲與轉移及免疫治療耐藥、主動脈夾層診療、心衰致病機制的基礎研究,生物材料研究以及開發。

5.崗位需求及應聘條件:

1. 招聘計劃:全職博士后1-2名。

2. 研究方向(不局限于以下方向):

(1)非小細胞肺癌侵襲與轉移及免疫治療耐藥研究;

(2)主動脈夾層、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發病機制研究;

(3)生物材料研究以及開發(智能載藥心臟貼片、人工血管、生物補片、心臟疾病智能傳感器等)。

3. 崗位職責:

(1) 與合作導師共同制定研究計劃,在其指導下開展課題研究和發表論文,從事合作導師研究方向相關領域研究。

(2) 協助合作導師進行國家級/省部級課題申報相關工作,推動研究成果轉化。

(3) 協助指導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實驗室管理工作。

(4) 積極申報“中國博士后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等科研項目,獲得資助后由博士后承擔經費支配。

4. 應聘條件:

(1)具有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原則上在 35周歲以下,且符合博士后流動站招聘崗位具體要求;

(2)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①獲得校級及以上優秀博士畢業生獎勵;②博士在讀期間,作為第一作者,在中科院分區學術期刊發表三區及以上學術論著1篇;③曾協助導師牽頭完成全國多中心注冊臨床研究項目1項。

(3)課題組所需應聘要求:

①熟練掌握分子生物學相關實驗技術(如流式細胞術等);

②擅長動物模型(肺原位癌及轉移瘤模型、心梗/心衰/心臟移植模型等)構建優先錄用;

③擅長數據分析處理(如R語言、Python等)優先錄用;

④具備一定的英語讀寫能力、總結歸納能力。

6.薪酬待遇及福利:

1. 全職博士后實行協議年薪制,年薪最高60萬元/年(稅前)。

2. 在站期間,按醫院科研經費及績效發放相關規定享受科技績效及課題經費配套。

3. 享受醫院在職非事業編制人員相同的社會保險,以及一般性補貼等待遇。

4. 子女教育可參照醫院教職工子女,在南昌大學附屬中小學和幼兒園辦理入學入托。

5. 在站期間,可按規定申報研究系列專業技術資格。

6. 申報項目保障:醫院支持并指導博士后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江西省科技計劃、院內孵育計劃及其他國家和地方的科技計劃項目。

7. 報名方式:

有意申報者將個人簡歷、代表性論文全文、畢業證、學位證、研究計劃等材料電子版一并發郵箱:kejke@163.com,本招聘長期有效,招滿為止,聯系電話:079186250823、86292695,聯系人:梁老師、劉老師。

 

導師介紹

郭華: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現任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神經外科科主任,榮獲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優秀碩士研究生導師”“2017年度王忠誠中國神經外科青年醫師獎”獲得者。

1.學術任職:

江西省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第七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學會神經外科學會功能專委會委員;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學會功能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顱神經疾患診療學組副組長;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腦缺血外科治療學組委員;中國醫藥協會委員;中華神經創傷外科雜志電子雜志第二屆編輯委員會委員;江西省癲癇協會常務委員。

2.科研成果:

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0余篇,包括中科院1區TOP 6篇:①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中科院1區(IF=11.4);②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中科院1區(IF=9.3);③CNS Neuroscience and Therapeutics、中科院1區(IF=4.8);④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中科院1區(IF=11.94);⑤Annals of Neurology、中科院1區(IF=8.1);⑥npj Precision Oncology、中科院1區(IF=7.3)。

3.團隊介紹:

郭華教授科研團隊依托于重點實驗室、南昌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江西省衛生健康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神經醫學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神經腫瘤與腦血管病重點實驗室、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江西省臨床重點專科、江西省分子醫學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優勢創新團隊。憑借充足的經費、強大的科研隊伍和先進的實驗設備,取得了豐碩成果。

4.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①腫瘤的發病機制、診斷新技術及治療新策略;②神經退行疾病以及小分子藥物開發的基礎研究。

5.崗位需求及應聘條件:

1. 招聘計劃:全職博士后1-2名。

2. 研究方向(不局限于以下方向):

(1)膠質瘤發生發展機制及精準治療、膠質瘤復發及耐藥性相關研究、膠質瘤微環境與免疫治療;

(2)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機制、診斷技術、治療方法、預防策略的相關研究;

(3)基于人工智能與大模型驅動的小分子藥物開發及精準醫療技術創新。

3. 崗位職責:

(1)獨立開展科研工作:在導師指導下,根據課題組研究方向和自身研究興趣,設計并執行博士后研究項目,按照計劃完成研究任務,確保研究工作的高質量推進和順利完成。

(2)協助指導學生:積極參與課題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指導工作,包括實驗設計、技術操作指導、數據分析以及論文撰寫等方面,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研水平。

(3)參與課題合作與交流:主動與課題組內其他成員開展合作研究,共同攻克科研難題;積極參與國內外學術會議和交流活動,展示研究成果,跟蹤學科前沿動態,拓展學術視野,提升課題組在國內外的學術影響力。

(4)科研成果產出與轉化:致力于在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發表高質量研究論文,積極申請專利和科研項目;推動科研成果的轉化應用,與相關企業或機構開展產學研合作,為膠質瘤的臨床治療提供新的技術和產品。

4. 應聘條件:

(1)具有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原則上在 35周歲以下,且符合博士后流動站招聘崗位具體要求;

(2)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①獲得校級及以上優秀博士畢業生獎勵;②博士在讀期間,作為第一作者,在中科院分區學術期刊發表三區及以上學術論著1篇;③曾協助導師牽頭完成全國多中心注冊臨床研究項目1項。

(3)課題組所需應聘要求:

① 教育背景:已取得或即將取得國內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機構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等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博士畢業時間一般不超過4年。

② 研究經驗:在腫瘤相關領域或相近研究方向有扎實的研究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高質量的學術論文,具備良好的論文寫作和英文交流能力。

③ 專業技能:熟練掌握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免疫學等相關實驗技術。

④ 團隊協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溝通能力,能夠與團隊成員和諧相處,共同推進科研工作的開展。

⑤ 工作態度:對科研工作充滿熱情,具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工作認真負責、嚴謹細致,具備較強的抗壓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⑥ AI基礎與編程能力:熟練掌握 Python 編程語言,熟悉常用的 AI 框架,如 TensorFlow 或 PyTorch ,能夠運用其進行模型搭建、訓練與優化。理解機器學習基礎算法,包括但不限于線性回歸、邏輯回歸、決策樹、神經網絡等,能根據不同研究需求合理選擇與應用算法。(非必須項,掌握者優先)

⑦ 醫學大模型構建與應用:有利用臨床數據構建大模型的實踐經驗,熟悉大模型架構設計,了解如何在醫學場景下對模型進行預訓練、微調與評估,以提高模型在疾病診斷、預后預測、治療方案推薦等醫學研究方面的準確性與可靠性。能夠解讀大模型輸出結果,將模型分析結果轉化為有臨床指導意義的研究結論,推動醫學研究成果的實際應用與轉化。(非必須項,掌握者優先)

⑧ 小分子藥物開發相關技術:精通小分子藥物設計、合成與優化流程,熟練掌握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CADD)、構效關系(SAR)分析技術;(非必須項,掌握者優先)

6.薪酬待遇及福利:

1、全職博士后實行協議年薪制,年薪最高60萬元/年(稅前)。

2、在站期間,按醫院科研經費及績效發放相關規定享受科技績效及課題經費配套。

3、享受醫院在職非事業編制人員相同的社會保險,以及一般性補貼等待遇。

4、子女教育可參照醫院教職工子女,在南昌大學附屬中小學和幼兒園辦理入學入托。

5、在站期間,可按規定申報研究系列專業技術資格。

6、申報項目保障:醫院支持并指導博士后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江西省科技計劃、院內孵育計劃及其他國家和地方的科技計劃項目。

7.報名方式:

有意申報者將個人簡歷、代表性論文全文、畢業證、學位證、研究計劃等材料電子版一并發郵箱:kejke@163.com,本招聘長期有效,招滿為止,聯系電話:079186250823、86292695,聯系人:梁老師、劉老師。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H3rvu1_avEko65zcX3vGnQ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