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5精細化工行業及園區綠色發展大會暨第十屆化工行業危險廢物及廢鹽處理處置論壇在南京召開。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化工園區及行業龍頭企業的400余家單位齊聚一堂,聚焦高鹽廢水處理、廢鹽資源化利用等行業痛點,共商綠色低碳發展新方案。

大會現場。南京工業大學供圖
當前,我國精細化工行業正加速綠色化、智能化轉型。在“雙碳”目標及“十五五”政策導向下,化工園區通過“無廢園區”建設、智慧化管理及綠色技術集成應用推進產業升級,但高鹽廢水處理、廢鹽處置利用、VOCs 治理等問題仍亟待突破。中國化工環保協會理事長周獻慧指出,技術創新與政策協同是破解行業可持續發展瓶頸的關鍵。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王鈺強調,“十五五”期間,精細化工行業需以綠色低碳技改、清潔生產改造、清潔能源替代為抓手,推動低碳轉型與循環發展,為產業升級開辟新路徑。
廢鹽治理作為行業環境治理的核心,其資源化利用成為重要突破口。據江蘇省化工行業協會監事會主席、江蘇省化學化工學會常務副理事長趙偉建介紹,江蘇正在推進廢鹽資源化利用與現有離子膜燒堿項目耦合發展,以打破過往運營模式,同時解決廢鹽處置和新增燒堿產能的原料問題,從而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
“達成這一目標的關鍵是高效脫除廢鹽中的有機污染物。”南京工業大學環境工程研究院院長徐炎華受邀作題為“化工高濃鹽水及廢鹽強化處理與資源化”的大會報告,介紹了團隊在廢鹽無害化與資源化領域的創新成果。作為南京工業大學的學科型公司,高科技公司南京工大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化工廢鹽集成式熱化學處理技術”及成套設備,能高效地一步脫除廢鹽中的有機污染物,實現廢鹽處理與離子膜燒堿生產工藝直接耦合和鹽資源循環利用。該技術已經在江蘇、安徽等地的示范項目中規模化應用,實現氯堿行業原料替代,推動精細化工與氯堿兩大行業同步實現技術升級。
此外,南京工大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多元協同催化氧化”技術,歷經十余年創新,實現常溫常壓下高鹽廢水中有機物的高效降解,成功應用于反滲透膜濃液、環氧樹脂廢鹽回溶廢水處理,為廢鹽綠色循環提供技術支撐。
江蘇省循環經濟協會會長、長三角工業副產鹽利用與管理產業聯盟執行會長唐正東呼吁,行業需強化跨單位協同攻關,共建綠色標準體系與跨區域危廢處理設施,合力推進廢鹽治理及資源化利用。
據悉,本次論壇由中國化工環保協會主辦,中國化工環保協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與南京工大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及南京工業大學環境工程研究院等單位協辦,圍繞園區規范建設與發展、精細化工綠色發展、危險廢物及廢鹽處理處置、VOCs治理及降碳減污等議題設置了4個分論壇,為行業綠色發展凝聚共識與技術力量。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