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醫院簡介
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廣東省中醫藥科學院、中國中醫科學院廣東分院)始建于1933年,是我國近代史上歷史最為悠久的中醫醫院,被譽為“南粵杏林第一家”。目前,醫院開設7個院區(大德路總院、二沙島醫院、芳村醫院<廣州市慈善醫院>、大學城醫院、珠海醫院<珠海市中醫院>、琶洲醫院<廣州和睦家醫院>、貴州醫院),3個門診部(下塘門診部、天河門診部、石井門診部),托管珠海市斗門區僑立中醫院(廣東省中醫院斗門醫院),在建廣東省中醫院南沙醫院,已發展成為一家現代化、綜合性大型中醫醫院。
醫院是全國規模最大的中醫醫院,連續10年蟬聯全國中醫醫院競爭力排行榜榜首。醫院是全國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醫院、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首批重點建設單位,入選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輸出醫院,被首批納入“輔導類”的中醫類國家醫學中心創建單位。醫院是廣東省唯一一家進入二期建設的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2020年獲批中醫領域唯一一個粵港澳聯合實驗室——粵港澳中醫藥與免疫疾病研究聯合實驗室,2021年獲批我國首個中醫類國家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中醫濕證國家重點實驗室,同時參與建設首家中醫類全國重點實驗室——中醫證候全國重點實驗室和首家省實驗室——中醫藥廣東省實驗室。醫院與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瑞典烏普薩拉大學在瑞典成立中醫藥聯合研究基地,與荷蘭烏特勒支大學開展多方面的合作,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2007年至今,承擔了380多項國家課題,共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69項,以主要參與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
醫院開放床位近3200張,員工七千余名,擁有超過32.6億元的現代化醫療科研設備,年服務患者量連續20多年位居全國中醫醫院第一。現有院士1人、國醫大師2人、全國名中醫2人、、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2人、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岐黃學者5人、青年岐黃學者3人、省級名中醫40人等。擁有國家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6個,一批具有影響力的重點專科/學科群: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重點專科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1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22個,廣東省重點專科50個。
現誠邀海外青年英才依托我院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加入廣東省中醫院,共同筑夢未來!
一、項目定位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二、待遇及配套
1.國家資助強度:100-300萬元,資助期限3年。
2.除國家資助外,醫院根據人才條件“一人一議,按需支持”,提供優厚待遇及配套,包括科研啟動經費、安家費、周轉用房等;支持組建科研團隊,配備專職研究人員或研究助理,提供優良的辦公實驗條件,給予研究生專項招生指標;提供優質醫療保障,協助解決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學等事宜。
另外,依托我院進入優青海外項目但會審環節未入選者,符合我院高層次人才引進標準的,可優先引進并享受相應待遇。
三、申請人條件
(一)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
(二)限項要求
執行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相關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三)相關鏈接
詳細申請指南請參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項目指南》:https://www.nsfc.gov.cn/publish/portal0/tab434/info91697.htm
四、應聘流程
符合條件的申請人,須與廣東省中醫院簽訂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協議。有意向者請將簡歷(包含個人基本信息、聯系方式、學習和工作經歷、主要學術成果等)發至郵箱rsc@gzucm.edu.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某某崗位+本人姓名 ,醫院將在第一時間回應,跟進后續申請事宜。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
聯系電話:020-81887233-31103
聯系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大德路111號廣東省中醫院東區11樓組織人事處
廣東省中醫院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972qgepLj0I2ldt1y52J-g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