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地質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時稱化學工業部化學礦山地質研究所,是原化學工業部直屬的唯一從事化學礦產地質基礎研究的科研機構,也是原國家工業部242所科研院所之一。2002年更名為中化地質礦山總局地質研究院,2009年隨中化地質礦山總局成建制轉入中國煤炭地質總局管理,現為中央直屬事業單位。
我院現有在崗職工210余人,其中正高級職稱20人,副高級職稱78人,中級職稱73人,博士學歷7人,碩士學歷63人。建有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自然資源部工程技術創新中心1個、鹽湖中試基地1個、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1個、青海省資源精細化、高效開發利用研究團隊1個、中化地質礦山總局科技創新團隊2個、創新工作室2個。
近年來,我院積極踐行“地質立本科技賦能”和“一帶一路”倡議,堅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的企業使命,以鉀鹽(鹽湖鋰)、螢石、磷礦等重要化工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分析測試、選冶加工實驗及綜合利用研究等業務為主,以國土空間規劃、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礦山生態修復等領域為重點,大力發展生態與環境業務;圍繞化工、能源為主的大中型礦山企業,服務企業需求,積極開展礦山全生命周期地質技術服務。
我院博士后工作站于2024年獲批設站,旨在以科研需求為導向,吸引、培養和使用高層次特別是創新型優秀人才,建立有利于人才匯聚的機制,促進“產學研用”結合,推動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根據我院總體發展規劃和人才隊伍建設需要,決定面向社會招收進站博士后,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報名條件
1.熱愛祖國,思想進步,遵紀守法,品行端正,勤奮敬業。有良好的職業素質,較強的責任心、團隊意識和溝通協作能力。
2.獲得博士學位,且獲得博士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
3.身體健康,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
4.品學兼優,科研能力符合院和流動站的相關要求;
5.能脫產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
6.外籍博士后除滿足以上條件外,應具有良好的中文聽、說、讀、寫能力。
7.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較強的實踐能力。
8.在校成績優良,沒有違規記錄,身體素質好,吃苦耐勞,適應野外工作環境,能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
9.滿足其他崗位要求。
二、招聘方向
1.化工礦產勘查,資源勘查與評價研究方向,掌握鉀鹽、螢石等化工礦產資源綜合勘查、評價、利用、三維建模與數據庫建設的地質理論和關鍵技術等。
2.礦山生態修復技術方法研究方向,能夠主導建立礦山生態修復中土壤重構技術方法體系,建立不同類型邊坡生態修復技術工法體系,建立礦山生態修復效果評估技術方法、指標體系等。
3.礦物加工、礦物綜合利用、選冶結合、礦物材料等礦業相關研究方向,掌握行業前沿技術和發展趨勢,能引領項目的申報及技術攻關項目的開展。
三、報名程序
(一)報名
1.報名方式:有意者請將個人簡歷及相關證明材料一并打包,按“應聘崗位+姓名+畢業院校+專業+學歷”命名文件后發送郵箱565157070@qq.com,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2.聯系人:莫艷紅
3.聯系電話:010-58650435/18131226806
(二)資格審查
根據招聘崗位條件,對應聘人員學歷、所學專業、基本條件、在校表現等情況進行資格審查和初步甄選。
(三)面試
根據資格審查的情況,及時以郵件、短信或電話方式通知進入面試環節的人選,通過面試對人員進行思想政治素質考察和學術評審。未進入面試環節的也將致電通知。
(四)確定擬錄用人員
面試結束后,根據應聘者的綜合成績,黨委會審議通過后確定錄用名單。以電話、郵件、網站公示等方式通知擬錄用人員,未錄用的也將以電話、郵件等形式進行告知。
(五)公示
擬錄用人員進行5個工作日公示。
(六)正式錄用
公示無異議后,擬錄用人員按規定辦理入職手續。
四、待遇
可落戶北京,享受在職職工同等待遇,可申請科研項目經費,全職博士后在站期間可申請專業技術職稱評審,出站博士后可通過公開招聘程序擇優入院工作。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www.hgdyy.com.cn/tzgg/8440.html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