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簡介
廣州國家實驗室于2021年5月正式成立,是呼吸系統疾病及其防控領域的新型科研事業單位。作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著力解決呼吸系統疾病及其防控領域關鍵核心科學和技術難題,組建平戰結合的綜合創新研究平臺和設施集群,打造應對呼吸系統疾病領域預防、預警與防控的關鍵科技力量,爭取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突破型、引領型、平臺型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研究基地和原始創新策源地。
廣州國家實驗室通過探索踐行舉國體制優勢,按照“核心+基地+網絡”的布局,統領匯聚全國優勢科研力量,建立“跨學科、大協作、高強度”體系,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近期產出了以1.1類抗腫瘤創新藥PTS、全國首臺國產場發射透射電鏡、新冠藥物來瑞特韋片、新冠重組蛋白疫苗V-01、超快速PCR擴增儀等為代表的多項重大成果,響應國家戰略需求,保障人民健康。
團隊介紹:針對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生物安全重大需求,廣州實驗室徐強團隊以微納流控技術、微納加工技術和顯微電子成像技術等微納技術為核心,通過在交叉領域的全力合作,力爭開發快速、超敏以及多重的生物醫學檢測新體系,助力呼吸系統疾病的有效防控及快速診治,解決生物安全領域的重要難題。目前,團隊已建設機械裝備、電子電路、分子生物學以及芯片加工等實驗條件,組建了一支集微流控、機械自動化、嵌入式系統、軟件、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等相關專業、深度交叉學科的人才隊伍。
二、崗位需求及應聘條件
招聘崗位:軟件系統架構工程師
需求人數:1人
工作地點:廣州
薪酬范圍:薪資面議
崗位職責:
1.根據儀器的應用場景,進行系統需求分析;
2.根據需求,負責系統級軟件架構設計與優化,主導平臺系統的整體架構設計,設計出高效、可擴展、易維護的軟件架構,包括數據采集、存儲、處理及可視化模塊的集成,進行大型數據庫的設計、開發和優化,與硬件、生物醫學需求的協同;
3.技術整合與創新,掌握生物醫學與計算技術交叉領域趨勢(如邊緣計算、深度學習框架),主導技術選型;對系統進行性能分析和優化,提出合理的優化方案并推動實施,制定技術路線圖;
4.跨學科協作與項目管理,協調生物醫學團隊、硬件工程師、算法工程師及運維團隊,制定API接口規范;
5.完成領導交辦其他任務。
應聘條件: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具有4年及以上相關領域工作經驗或者應屆博士研究生畢業;
2.熟悉掌握軟件開發過程中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編碼、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的相關知識及工具;
3.優秀的溝通和表達能力,能清楚地表達個人想法,充分理解他人觀點,具備強烈的團隊合作意識和推動協作達成的能力;
4.具備較強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解決復雜的技術問題并提出創新性的解決方案;
5.具有Linux編程經驗、Qt及WPF界面開發經驗、全棧開發經驗等開發經驗者優先。
6.有參與過大型生物醫學信息系統、數字醫療項目或類似大規模數據處理系統的開發經驗者優先。
三、福利待遇
加入我們,你會獲得:
1.進入國家級科研平臺,由院士等領銜科學家帶領指導,與頂尖科研創新團隊共事,提供專業技術與管理團隊支持,配備充足的實驗場地及儀器設備,打造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全鏈條服務;
2.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資,足額繳納五險兩金,享受工作補貼、免費體檢、帶薪年假、產假等全方位福利;
3.依據政策協助解決廣州落戶、申請人才綠卡、多途徑協助解決人才子女入學等生活配套問題,提供專家公寓和青年公寓房源以解決人才住房問題;
4.擁有優越的工作環境、美輪美奐的生活環境,食堂、超市、咖啡館、圖書館、游泳池、籃球場、網球場等配套一應俱全。
四、應聘須知
1.有意向者請將個人中英文簡歷、過往研究內容和未來研究興趣概述、近5年發表的論文等資料發送至郵箱:sun_baoce@gzlab.ac.cn,并抄送yang_xueting@gzlab.ac.cn,郵件主題請標注:“徐強課題組+申請崗位+姓名 ”。
2.我單位承諾對應聘者提交的所有材料嚴格保密,將根據應聘者履歷情況、研究成果及發展潛力等各方面進行初篩評估。
3.初審通過后將以E-mail或電話形式通知面試的具體時間、地點及相關事項;初審未通過的應聘者不再另行通知,兩個月內未收到回復的默認為初審未通過。
4.本招聘信息自發布之日起長期有效,可以關注“廣州實驗室”微信公眾號查看詳情和更多招聘信息,PC端可以登陸https://GZLAB.hotjob.cn了解崗位相關情況。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