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完善科學基金人才資助體系,充分發揮科學基金引進和培養人才的功能,吸引更多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回國(來華)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現啟動2025年新增批次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申報工作。
01項目定位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02資助規模
資助強度
100-300萬元
資助期限
3年
03申請條件
應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等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不適用于通過中外聯合培養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學位的情況)。
在海外工作期間,同時擁有境內帶薪酬職位的申請人,其境內帶薪酬職位的工作年限不計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并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項要求
執行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相關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對于已申請2025年度上半年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因時間結點原因導致不符合當時申請條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請條件的,可申請新增批次項目;其他申請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復提交申請。
已申請2025年度其它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請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04聘期待遇與支持條件
1)資助科研啟動經費上不封頂
①積極支持申報國家人才項目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資助經費100-300萬元+中國科學院資助經費300萬元+研究所資助400萬元+終期評估優秀給予后續支持經費200萬)
②積極支持申報中國科學院人才計劃(中國科學院最高匹配400萬元資助經費+研究所資助400萬元+終期評估優秀給予后續支持經費200萬元)
2)薪酬待遇:年薪60-150萬元,特別優秀一事一議
3)生活補助:100-200萬元(含中國科學院、云南省支持經費)
4)住房待遇:根據研究所規定,享受所內周轉房(在購房前,提供一套為期兩年過渡性住房,可拎包入住)
5)其他支持:提供良好的科研平臺、辦公環境和實驗條件;協助解決配偶工作、子女入學,在團隊配備、研究生招生指標等方面給予充分支持;鼎力支持人才申報國家、中國科學院及地方的各類人才項目和科研項目;配備資深培養委員會導師進行學術指導;享受省市區為高層次人才提供的醫療保健、交通出行、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
05申請方式
有意向者請將申請材料發送至所招聘郵箱:kizfsc@mail.kiz.ac.cn
材料包括:求職信、中文或英文個人簡歷、研究計劃、主要學術業績證明材料、推薦信、最高學歷學位證明,以及其他可以證明個人能力和潛力的材料等。待雙方達成申報意向后將開展后續工作。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研究所”)直屬于中國科學院,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演化、保護與可持續利用領域的綜合性研究機構。昆明動物所成立于1959年4月,其前身為昆蟲研究所紫膠蟲工作站,1962年改名為中國科學院西南動物研究所,1970年劃歸云南省后改名為云南省動物研究所,1978年重歸中國科學院,恢復原所名。
研究所立足我國西南與東南亞地區豐富的遺傳多樣性資源,依托模式動物表型與遺傳研究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靈長類設施)等特色平臺,圍繞“動物多樣性研究、保護與利用”“動物復雜性狀解析與調控”、“靈長類疾病動物模型構建與應用”為主攻方向,解析生物多樣性形成與維持機制,揭示動物遺傳多樣性、適應性進化的遺傳驅動力與發育調控模式,創制人類重大疾病的靈長類動物模型,突破生物多樣性資源保護與創新利用關鍵技術。
現有高層次人才隊伍
43個研究團隊
2人中國科學院院士
476在職職工
13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442人在讀研究生
13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
258人次省部級以上人才
51人次國家級人才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W8mxX-5MV7QG-Yq3fDm8hw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