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體育學博士后流動站成立于2023年,下設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民族傳統體育學四個研究方向。本站立足西部,放眼全球,充分發揮重點綜合型大學優勢,與學校多個學科交叉融合培養高水平科研人才,為推動體育強國和健康中國建設助力。
一、導師介紹
劉崢,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南大學體育學院副院長。重慶市體育學學術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重慶市體育科技專家、重慶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專家庫入選專家。
二、研究領域
團隊主要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展開體育人文社會學研究,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競技體育體制改革、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近幾年主要聚焦體育助力民族地區鄉村振興研究。
三、招收條件
(一)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
(二)身心健康,能夠勝
(三)年齡在35周歲以下,且獲得博士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
(四)具備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近三年以第一作者發表過SSCI、CSSCI、SCI、CSCD 論文或取得相當水平科研成果;
(五)體育學或人文社會科學學科背景;
(六)僅招收
四、相關待遇
(一)基本工資:
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按照國家規定執行,在站期間根據相關規定動態調整。
(二)基礎績效:12000元/月。
(三)獎勵績效
達到I類出站條件補足到100萬元(實際發放的獎勵績效為扣除已發放的基本工資、基礎績效的差額,下同),達到II類出站條件補足到60萬元。
(四)“博新計劃”獎勵
(五)租房補貼
(六)生活補助
(七)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學校按照國家規定為
五、招收程序
(一)個人申報
符合條件的應聘人員通過電子郵件進行報名自薦,請提交下列申請材料至
(1)個人簡歷
(2)學歷、學位證明材料
(3)科研水平證明材料:博士論文、近三年發表論文、其他科研成果證明。
(二)考核聘用
達成進站接收意向后正式報名,開展面試考核,擇優確定擬聘用人選。
六、聯系方式
博士后流動站工作秘書宋鵬
聯系電話:13637999096
西校〔2021〕319號 關于印發《西南大學“含弘博士后”管理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pdf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eWaxBi-HGO6yDlT7pYMNag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