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概況
學院秉承“質量立院、人才興院、科研強院、特色亮院”的辦學理念,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致力于為國家培養信念堅定、勇于擔當、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01歷史沿革<<<<
起始于1977年建校伊始創辦的自動化和1979年創辦的家用電器專業,1984年成立控制工程系,1999年更名為信息與控制工程系,2004年更名電氣信息工程學院。
02人才強院<<<<
現有中國工程院“雙聘院士”1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教學名師)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優秀教師2人,河南省優秀專家1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4人,河南省科技創新杰出人才、杰出青年7人,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3人,中原英才計劃(育才系列)3人,中原英才計劃(領軍人才)3人。擁有“電氣裝備信息處理與智能控制”“生物信息處理”2個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和3個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
03學科專業<<<<
設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自動化、智能電網信息工程、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和機器人工程5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其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自動化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河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建有2個省一級重點學科(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建有1個河南省特色骨干學科群(電氣裝備智能制造)。學院現有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2個一級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點,電氣工程、控制工程、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工程4個專業碩士授權領域。
04科技創新<<<<
建有河南省信息化電器重點實驗室、河南省新能源電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1個省級科研平臺,以及“電氣控制技術”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團隊,儀器設備總資產8200余萬元,與美國通用、德國西門子等共建校企創新實驗室5個。
05人才培養<<<<
注重強化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學院通過大力開放專業實驗室,重點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成果顯著,在近五年的大學生學科競賽活動中,獲得電子設計競賽、智能汽車競賽、中國智能制造挑戰賽等學科競賽中取得省級以上獎勵581項,其中,全國特等獎和一等獎19項,參與學生人數近1700人次,申請并獲資助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余項;申請且授權專利60余項。
鄭州輕工業大學電氣信息工程學院官方網站http://seie.zzuli.edu.cn/
二、基本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熱愛教育事業。
(三)遵紀守法,身心健康,品行端正,遵守教師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具有奉獻精神和協作意識。
(四)國內高;蜓芯繖C構優秀博士及博士后,海外留學歸國博士及博士后;本、碩、博專業應一致或相近,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扎實,具有較強發展潛力。
三、招聘專業、方向
電氣工程(電工理論與新技術、電機與電器、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控制科學與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生物信息學等)
四、引進對象
(一)高端人才
按照《鄭州輕工業大學高端人才引進待遇暫行規定》執行。
(二)“為之青年學者”人才
“為之青年學者”人才年齡一般不超過40周歲,原則上博士畢業于國內“雙一流”院校、中科院(大學)、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前100名的海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具有較高學術水平,在本學科研究領域內有較為突出學術成果,一般應具有相應領域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具備領導相關學科方向在其前沿領域趕超國內、國際先進水平的能力,在3-5年能夠成為河南省高層次人才乃至國家高端人才。
(三)青年人才
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分為A、B兩類。
1.A類青年人才。原則上碩、博階段均畢業于國內“雙一流”院校、中科院(大學)、QS世界大學綜合排名前200名的海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具有崗位所需的學歷、學位、專業及技能,教學、科研水平符合學校有關規定,學術成績突出,研究方向集中,已取得高水平學術成果,在所從事學科、相關領域具有較大發展潛力。
2.B類青年人才。海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博士畢業生,具有崗位所需的學歷、學位、專業及技能,教學、科研水平符合學校有關規定,科研能力扎實,取得較好學術成果。
高層次人才引進分類辦法詳詢學院聯系人艾老師:
0371-86601632/18203601152。
五、引進待遇
高層次人才引進待遇表(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引進人才同時享受國家、省、市相關人才政策支持。目前鄭州市“黃河人才計劃”部分待遇有:對畢業3年內(海外留學優秀人才畢業6年內)來鄭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按每人每月1500元標準發放生活補貼,最長發放36個月,首次購房發放補貼10萬元。其他符合條件的人才配套政策,學校均積極協助支持博士本人按程序申報、申領。
若夫妻雙方一同引進,安家費、人才津貼、科研啟動基金按照個人標準發放或撥付,購房補貼按較高一方全額、另一方1/4額度標準發放。
六、應聘方法
請應聘人員將個人簡歷發送至聯系人電子郵箱2016817@zzuli.edu.cn,郵件名稱以“姓名+專業方向 ”格式命名。
簡歷內容應包含:個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學習和工作經歷、學歷、學位、職務、職稱、專業方向、聯系方式等),科研成果情況(已發表、出版的論文、論著情況,已結項或在研的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獲獎情況、已授權發明專利情況等)
聯系人:艾老師
電話:0371-86601632/18203601152
電子郵箱:2016817@zzuli.edu.cn
東風校區地址:鄭州市金水區東風路5號
郵編:450002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lqegbng1d5-f1c5D6AZGCQ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