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4月14日電 (記者 孫自法) 記者14日從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獲悉,建成后將成為中國第一臺、也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同步輻射光源之一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HEPS),其工程建設自兩個月前全面復工以來,各單體均取得不同程度進展,其中第一階段的防微振基礎換填混凝土澆筑工作已全部完成,計劃從4月下旬開始進行后澆帶施工,全部完成防微振地基基礎。
HEPS工程團隊稱,防微振換填基礎是HEPS項目的重要關鍵技術,基礎施工的完成,標志著HEPS項目的基建建設已經攻克第一個難關。未來,HEPS工程各參建單位將繼續努力,高質量建設好這一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據介紹,HEPS工程自今年2月中旬全面復工以來,項目施工現場及辦公區各參建單位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大力促進項目建設。其中,儲存環隧道及實驗大廳的3米厚防微振C15素混凝土地基基礎換填施工是本項目的重點和難點之一,防微振基礎換填采用分層澆筑,分0.4米、1.8米、0.8米三層分別澆筑施工,澆筑混凝土已完成共約8萬余立方米,施工人員計劃從4月下旬開始進行后澆帶施工,即可完成防微振地基基礎的全部施工內容。
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各參建單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除防微振基礎施工之外,HEPS項目現場各項建設工作都如火如荼進行:增強器高頻廳、二號綜合動力站、三號技術安全樓正進行主體結構施工,預計4月下旬可陸續封頂并開始進行二次結構施工;儲存環外圈實驗廳正進行主體結構施工,部分區域正進行頂板施工;準直樁的深樁鋼套筒已全部拼裝完成,并已完成3根鋼套筒的吊裝;人防工程已完成363個人工挖孔護坡樁施工及冠梁澆筑,正進行土方開挖。
作為中科院和北京市共建懷柔科學城的核心裝置,HEPS于2019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加速器、光束線站及輔助設施等,其中,加速器主要建設電子能量為6千兆電子伏的儲存環,主加速器周長為1360.4米,電子束流能量為60億電子伏特,HEPS具有建設不少于90條高性能光束線和實驗站的能力,首期擬建設其中14條用戶最急需的光束線及對應的實驗站。
HEPS整體建筑外形似一個放大鏡,寓意為探測微觀世界的利器,建成后可在眾多基礎科學的前沿支撐科學研究更精細地以空間、時間、能量三個維度,從分子、原子、電子、自旋的水平認識物質,進而實現多層次、多尺度的物質調控,為國家解決在資源、能源、環境、人口和健康諸多領域面臨的日益嚴峻的挑戰提供科學基礎。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