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科研資訊 > 科技動態 > 清潔低碳能源將成“十三五”供應增量主體

關注微信

清潔低碳能源將成“十三五”供應增量主體

時間:2017-01-12來1源:未知 作者:91boshi

  1月5日,國家能源局發布了《能源“十三五”規劃》及《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規劃》,國家能源局副局長李仰哲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繼續推進非化石能源規模化發展,將穩步發展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命脈,能源的安全、協調、可持續發展關系國家戰略安全和戰略利益,關系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關系人民群眾生活幸福安康”,同日,在中國能源研究會主辦的中國能源經濟形勢論壇上,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史玉波強調了能源對國計民生的重要性。

“優化能源結構,實現清潔低碳發展,是推動能源革命的本質要求,也是我國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李仰哲明確提出,清潔低碳能源將是“十三五”期間能源供應增量的主體。

能源發展面臨諸多挑戰

“十二五”期間,我國的能源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中國能源發展仍面臨諸多問題。史玉波說,當前我國的能源生產消費模式仍然較為粗放,以煤為主的能源供給格局短期內難以得到真正改變,傳統行業能源產能過剩,可再生能源發展遭遇瓶頸,可引領能源轉型的體制機制仍待完善,這些問題仍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伴隨我國能源的發展。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指出,我國能源消費已渡過高增長期,進入調整轉型期;主要矛盾變為常規能源過剩,優質低碳能源發展受阻。

“擺脫困局進行能源革命,也就意味著能源體系的重塑”。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副司長何勇健指出,目前能源革命面臨諸多挑戰和障礙:首先,能源系統各自為戰,沒有形成合力,導致系統效率低;其次,跨省區能源配置也出現新的矛盾;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多重瓶頸;體制機制上不夠完善。

周大地認為,當前我國面臨的環境問題的真正病根在于能源生產利用方式效率不高。中國向清潔能源方向發展是大趨勢,同時面臨著非常巨大的挑戰,需要從技術、機制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上做出重大變革。

“十三五”規劃加速能源革命

在2016年G20能源部長會議上,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將大力推進能源結構戰略調整,著力增加非化石能源、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消費比重。

《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指出,既要把推動煤炭清潔高效開發利用作為能源轉型發展的立足點和首要任務,也要加快提升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比重,安全高效發展核能,優化能源生產布局。

按照《規劃》,“十三五”時期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15%以上,天然氣消費比重力爭達到10%,煤炭消費比重降低到58%以下。

李仰哲指出,按照相關指標推算,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氣消費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約占能源消費總量增量的68%以上。可以說,清潔低碳能源將是“十三五”期間能源供應增量的主體。

《規劃》同時提出,把擴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規模、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作為各地區能源發展的重要約束性指標。到2020年,全部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7.3億噸標準煤。全部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6.8億千瓦,發電量1.9萬億千瓦時,占全部發電量的27%。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說,黨的十八大提出了能源生產消費革命的戰略思想,能源生產消費革命首先要在能源的終端領域實現用能方式的轉變,終端能源用能領域同時也是能源生產消費革命的核心和主戰場。

“兌現我國應對氣候變化國際承諾的需要,為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和環境危機,推進能源低碳轉型,走清潔化發展道路已經成為各國共識”。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說。

何勇健表示,《規劃》除了從供給側角度提出一些重點工程外,還從需求側、用戶側提出了一些措施,來實現能源系統優化。

清潔低碳能源唱主角

為加快建立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了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目標、任務、資源配置和關鍵舉措。

“作為未來清潔能源增量的主體,風能、太陽能和天然氣等的發展是未來能源消費結構變革的抓手。”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表示。

面對當前我國煤炭產能過剩、系統調節能力與可再生能源發展不相適應等問題,李仰哲說,解決好這些問題是一項長期任務,主要途徑是優化能源系統。

對此,《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四個方面的對策措施:首先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淘汰落后產能,有效化解過剩產能;其次在電力、蓄能、天然氣等方面加快補上能源發展的短板;三是深入推進煤電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最后嚴格控制新投產煤電規模,力爭將煤電裝機控制在11億千瓦以內。

何勇健分析認為,目前我國采取了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煤改氣、煤改電等多項政策,為大幅度降低煤炭消費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環境。

“到2020年,水電裝機達到3.8億千瓦、風電裝機達到2.1億千瓦以上、太陽能發電裝機達到1.1億千瓦以上、生物質能發電裝機達到1500萬千瓦、地熱供暖利用總量達到4200萬噸標準煤。屆時,我國商品化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將達到5.8億噸標準煤”,李仰哲分析說。

發展非化石能源,不僅有利于中國節能減排的實現,而且有利于國內經濟穩增長。李仰哲說,初步測算,整個“十三五”期間,可再生能源總的投資規模將達到2.5萬億元,屆時可再生能源年利用量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4億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1000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約430萬噸,減少煙塵排放約580萬噸,年節約用水約38億立方米,帶動就業人口將超過1300萬人,經濟、環境和社會效益都非常突出。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