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科研資訊 > 科技動態 > 我國高分專項實施6年來已發射多顆衛星

關注微信

我國高分專項實施6年來已發射多顆衛星

時間:2017-05-08來1源:未知 作者:91boshi

  作者:本報記者 葉樂峰 袁于飛 《光明日報》( 2017年05月07日 06版)

日前,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發布《2017中國高分衛星應用國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的發布標志著我國高分衛星應用國家整體能力的初步形成,是我國遙感應用領域的里程碑事件。

我國迄今為止發射了哪些高分衛星?它們各自有哪些看家本領?將會給我們生活帶來什么樣的變化?記者就此展開了采訪。

中國的“高分家族”

高分專項也被稱為“天眼工程”,全名是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是我國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確定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報告》指出,我國高分專項實施6年來已發射了高分一號高分寬幅、高分二號亞米全色、高分三號1米雷達、高分四號同步凝視等多顆衛星,數據源不斷豐富。

“目前,航空航天遙感正向高空間分辨率、高光譜分辨率、高時間分辨率,多極化、多角度的方向迅猛發展。”國防科工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主任童旭東說。

空間分辨率是指衛星照片上能辨別地面目標的最小尺寸,高分一號可達兩米左右,這意味著從衛星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地面上的小汽車;時間分辨率指重復觀察同一地物所需要的時間,高分一號4天就能把地球完整地“看”一遍。

如果說地球上的小轎車,在高分一號眼中還只是一個黑點的話,那么,高分二號已經能分辨出小轎車是兩廂還是三廂了。高分二號將中國遙感衛星空間分辨率帶進“亞米時代”。

高分三號是一顆微波雷達成像的遙感衛星,最大的特點就是具備可以全天時、全天候的成像能力,不管白天或黑夜,也不管晴空或雷雨多云,都可以隨時對地成像,適合應用于防災減災。

相比于高分一號和高分二號都在地球近地軌道運行,距地球600~700公里,而高分四號在地球同步軌道運行,距赤道上空3.6萬公里,可以對某一目標區域持續進行觀測,可以實現對多個地區進行高頻次監測,為目前最高時間分辨率遙感衛星。

接下來,高分五號、高分六號和高分七號衛星會相繼發射。據了解,高分五號計劃將于2017年9月發射,該衛星被譽為大氣“觀察員”,能監測氣體的分布和變化,可用于環保領域。

遙感衛星數據自給率達80%

在人造衛星領域,“通導遙”即通信、導航、遙感,是衛星應用最主要的3個方向。遙感衛星,是幫助人們從天上觀測地面和海面的“眼睛”。

童旭東介紹,在高分辨率遙感衛星數據方面,我國過去主要從國外購買。購買一景數據的價格,高的要3萬多元,平均下來也要1萬元左右,而且數據不自主、不可控。如今,由于高分數據的應用,近年國內市場上國外衛星數據價格大幅度降低,分辨率低于兩米的國外衛星數據已基本退出國內市場。

隨著高分專項的深入實施,高分衛星數據已進入重點行業主要業務,數據自給率達80%,已實現替代進口,基本擺脫了對國外的依賴。高分專項先后支持北京、新疆、廣西、西藏等28個省區市設立了省級高分數據與應用中心。截至目前,累積向各地區分發高分衛星數據35萬景,已形成區域專題產品239項,服務產品131項,在北京、新疆兩個區域試點,已經初步實現政府購買衛星應用服務的商業模式。

《報告》指出,國防科工局全面部署啟動了高分專項省域產業化應用項目,全面拉動省域至縣域高分應用,以市場為主體,采用后補償的方案,培育和帶動地方衛星應用企業,擴大應用規模,推動高分應用的市場化和商業化。

“高分”科技保障國計民生

“致廣大而盡精微”是《中庸》里的一句話,用來形容“高分家族”非常貼切。高分衛星“登”高“望”遠,同時憑借高空間、時間、光譜、溫度分辨率,可以抓住物體細小的特征。一張“高分天眼網”,將中國大地盡收眼底,保障著國計民生。

記者2016年曾到北京、新疆和寧夏等地采訪高分衛星的應用情況。生態保護、汛情監測、精準扶貧……高分系列衛星正在越來越多的行業大顯身手。

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近些年我國極端天氣頻發,防汛防澇形勢嚴峻。“高分衛星的廣角自拍模式可以讓大范圍的長江水域狀況一覽無余,這正是高分衛星在防汛應用中的最大優勢。”如果沒有高分衛星提供的數據,而僅僅依靠地面的人力來觀測,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副主任蔡陽很難想象整個汛期的預警能力。

2003年,新疆開始實行退牧還草工程,在新疆畜牧科學院從事草原生態研究的阿斯婭·曼力克和同事們肩負起了監測草地變化的工作重任。她告訴記者,為了勘察某一區域草場長勢,她和同事要騎著馬翻山越嶺對草場逐一勘察。“有一次,我騎了10天,每天從早上8點騎到晚上,下來后都不會走路了。”2013年,阿斯婭·曼力克及同事在工作中第一次用上了高分衛星數據,從而告別了“在天山中騎10天馬”的日子。

在寧夏,高分衛星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大顯身手。“在寧夏固原地區,搬遷移民成了脫貧的重要手段,在進行搬遷選址時,通過使用高分衛星數據,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哪里有后備耕地,哪里水源條件好,哪里是合適的落遷地點。”寧夏遙感測繪勘察院院長吳加敏說。

“高分衛星數據在18個行業1800多家單位廣泛應用,已經進入國土、農業、環保、林業、海洋等部門的主體業務,成為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童旭東說。

(本報記者 葉樂峰 袁于飛)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