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產值分布圖
新華網北京5月17日電(凌紀偉)5月17日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6年產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達到2118億。其中,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直接相關的芯片、器件、算法、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達到808億元,北斗對產業核心產值的貢獻率已達70%。
據統計,2016年國內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突破5.3億臺,其中具有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機銷量達5.1億臺。目前,國內銷售的智能手機超過40%的款型已經裝配北斗兼容芯片,包括各類采用北斗兼容芯片的終端產品用戶保有量也接近3億臺/套。汽車導航后裝市場終端銷量達到800萬臺,前裝市場終端銷量突破550萬臺,各類監控終端銷量在600萬臺左右,高精度定位接收機14萬臺/套。
根據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市場中消費用戶的分布情況,主要分為特殊(安全)應用市場、行業(領域)應用市場和大眾(個人)應用市場三大類。其中,國內行業市場和特殊市場中,北斗兼容應用已成為主流方案,大眾市場正向北斗標配化發展。
白皮書顯示,2016年行業應用市場是產業發展的關鍵及核心市場,北斗應用更深入滲透到交通運輸、車船監管、電力、農業、漁業、公安、林業等諸多行業和領域;大眾應用市場是產業發展的重心和依托,2016年大眾市場獲得更加廣泛的拓展,在監控跟蹤類可穿戴式設備、移動健康醫療、城市快遞、互聯網汽車、電動自行車安防和共享單車等細分領域獲得重大突破;特殊應用市場是產業發展的高端市場,涉及軍用、警用、防災減災、應急救援、公共安全等領域,2016年北斗產品和服務在警用和防災減災等細分市場獲得大量部署,使得特殊市場總體保持穩定增長。
白皮書指出,繼2016年共享單車、電動自行車安防、城市智能地下燃氣管線等新興市場發展,未來最值得期待的是在特殊人群關護、城市快遞物流、移動健康醫療和互聯網位置服務等大眾應用領域,衛星導航和位置服務市場潛力巨大。
《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是對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做所的整體性研究總結。白皮書由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負責研究編制,每年度定期發布。
盤點2016年度白皮書
亮點1 四成以上的手機支持北斗定位
2016年國產低功耗、高集成度智能手機北斗定位芯片實現規模量產,支持北斗定位功能的手機日益普及。截止去年8月,在新申請入網的3500余款手機終端中,支持北斗定位功能的款型占比超過40%。
亮點2 車輛自動駕駛應用已顯實用性
國內有關單位通過產學研用結合所共同開發的北斗自動駕駛技術,通過低成本高精度北斗定位技術和輔助系統,普通小汽車自動駕駛改造成本已經降至5萬元以下,而且實現了多輛自動駕駛車輛道路信息的共享。
亮點3 共享單車位置服務規模超170億元
以衛星導航和移動互聯網為核心技術的共享單車在2016年取得飛速發展,數據顯示我國自行車出行年化市場規模超過1700億次,如果以1元單價和10%的市場滲透率計算,未來共享單車所形成的位置服務市場規模會超過170億元,市場前景廣闊。
亮點4 珠三角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值首超500億元
2016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鄂豫湘、川陜渝五大區域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產業總體產值達到1686億元,在全國總產值中占比高達79.6%。其中,珠三角去年產值超過515億元,全國占比約為24.3%,在五大產業區域中排名之一。而長三角去年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產值為281億元,增長率全國領先。
亮點5 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從事企業14000家
2016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數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約45萬。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4月,業內上市公司(含新三板)總數已達到53家,上市公司涉及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相關產值約占全國總產值的10.87%,產業集中度有所提升。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