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科研資訊 > 科技動態 > 北大最新研究:中國兒童和青少年艾滋病感染增加

關注微信

北大最新研究:中國兒童和青少年艾滋病感染增加

時間:2020-04-08來1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佚名

近日,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馬軍團隊發現,中國在傳染病控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在6歲至22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中,傳染病導致的死亡下降極為顯著,但性傳播疾病和血源性感染顯著增加,2011年至2017年艾滋病感染增加了5倍,尤其是男性。相關論文近日在線刊登于《英國醫學雜志》。

中國經歷了快速的流行病學轉變,傳染病的大幅減少使人均預期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增加到2017年的76.7歲。然而,在許多傳染病迅速減少的背景下,關于當前優先事項是否能滿足需求的問題仍然存在。2003年的SARS流行和此次新冠肺炎暴發,突顯了面臨的新威脅和有效監測的必要性。此外,兒童和青少年處于人群中易感染大多數傳染病的年齡段,這使其成為中國公共衛生政策的優先重點,但目前尚未對中國傳染病的變化模式進行系統的研究。

為了突出強調公共衛生政策的優先事項,馬軍團隊使用了基于網絡的中國國家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CISDCP)監測數據,分析了2008年至2017年期間按年齡、性別、季節和省份劃分的44種應報告的兒童和青少年傳染病的最新趨勢。參加者是4959790名中國學生(3045905名男性,1913885名女性),年齡6~22歲。

結果顯示,從2008年至2017年,在所有參與者中診斷出44種法定傳染病中的任何一種,有2532例死亡(1663名男性,869名女性)。傳染病主要的死亡原因已從狂犬病和結核病轉移到艾滋病,特別是在男性中。傳染病死亡率從2008年的每10萬人口0.21下降到2017年的每10萬人口0.07。研究人員表示,涉及疾病主要分為七類:可隔離、可分離、疫苗可預防、胃腸道和腸病毒、人畜共患病、性傳播和血液傳播。

兒童和青少年的法定傳染病發病率從2008年的280/10萬下降到2015年的162/10萬,但在2017年再次上升到242/10萬,這主要與腮腺炎和季節性流感有關。此外,疫苗可預防疾病的發病率持續下降,而胃腸道和腸病毒病的發病率保持不變,但媒介傳播疾病均下降,瘧疾明顯減少。

人畜共患疾病的感染率仍然很低,但仍存在無法預測的暴發,例如2009年A/H1N1大流行性流感。性傳播疾病和血源性感染顯著增加,特別是在2011年至2017年間,艾滋病增加了5倍,尤其是男性。同時,地區間差異明顯:中國西部的兒童和青少年繼續承受著不成比例的傳染病負擔。

研究人員表示,中國在減少區域不平等、擴大疫苗接種、防止艾滋病毒/艾滋病進一步升級、為持久性疾病作出新努力,以及對高度傳染的季節性和不可預測疾病采取早期有效的應對措施等方面,仍然面臨許多挑戰。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