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科研資訊 > 專家觀點 > 全國政協委員陳賽娟院士:推進學術交流造福科研

關注微信

全國政協委員陳賽娟院士:推進學術交流造福科研

時間:2017-03-16來1源:未知 作者:91boshi

■胡珉琦

今年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提交了推動“無現金社會”建設的議案和提案。而且,就在兩會召開前夕,支付寶方面表示,要推動中國在5年內進入“無現金社會”。作為深入推進“互聯網+”行動的重要內容,“無現金社會”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社會潮流。

“無現金社會”這個看似“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問題,背后卻蘊藏著巨大的改變。它或許是歷次科技、產業革命以來,“科技改變生活”最深遠的一次革命。

人類的支付方式曾經歷過四次重大轉變:從最早的無支付工具的以物換物,到以實體貨幣為介質的初級支付系統,再到以銀行信用為主的支付系統,直至目前以互聯網為主的新一代支付方式的迅速發展。貨幣的誕生延續了自然經濟社會、工業經濟社會以及信息經濟社會。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支付方式的改變,無疑是社會巨變的一個重要體現。

近年來,得益于移動互聯網用戶的爆炸式增長,中國移動支付的發展優勢明顯。2016年,畢馬威發布的《全球消費與融合調查報告》數據顯示,66%的全球受訪者表示愿意使用移動錢包業務,而中國的比率更高達84%。據艾瑞咨詢估算,中國移動支付規模已是美國的近50倍。

“無現金社會”的好處顯而易見。首先,它不斷升級著公共服務和消費的體驗,降低了全社會的交易成本,幾乎一切與我們生活相關的服務和消費活動都可以在移動設備實現。其次,這種支付方式催生了更具活力的新的經濟形態,例如共享經濟的興起。全國政協委員、杭州市副市長謝雙成在兩會期間表示,“無現金社會”的建設更有助于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能有效識別、防范和打擊與現金交易、行賄受賄等有關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有效遏制腐敗行為。

但人們在享受“無現金”支付帶來的舒適與便捷之時,也不得不為隨之而來的社會風險深感憂慮。電子化支付意味著,你所有消費行為都會被記錄在案。

安全與便捷,就像硬幣的兩面,本質上存在矛盾。如何在提升移動支付便捷性的同時,保證交易安全,恐怕仍需要在密碼、安全攻防等技術領域做出更多的研究貢獻。

而相較于技術本身帶來的交易風險,大數據時代網絡支付的一大特點是實現數據挖掘價值,因為數據均可被追蹤,如何保證個人隱私才是“無現金社會”面臨的最大挑戰。在這個時代,政府權威的“無所不在”和“實時監控”已經讓人深感不安。解決這一問題的出路,除了有賴于相關法律、監管制度的完善,似乎還涉及公權力與私權力如何界定以及保障的新問題。

目前,國內“無現金社會”的議題還沒有進入到大范圍討論和付諸實踐的階段,而且其技術發展和服務能力仍存在不小的缺陷。同時,這樣的社會系統對于市場的有序與活力以及政府的職能定位和服務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都成為無現金支付體系面臨的潛在挑戰。

在這些問題能夠妥善解決之前,“無現金社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多長時間內覆蓋更多的用戶,仍是未知數。但不可否認,科技發展為我們的未來生活帶來的這一變化,必然是無比震撼的。

《中國科學報》 (2017-03-16 第1版 要聞)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