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說,慢性損傷容易導致肺纖維化,比如塵肺,慢性間質性肺病等,如果不進行有效的干預,時間長了以后會出現纖維化的表現,甚至會影響肺部功能。但新冠肺炎是個急性病毒性傳染病,病程較短,所以導致肺纖維化發生發展的概率是比較低,尤其是輕型病例,大部分不會出現肺纖維化。但重癥和危重癥病例仍有可能出現肺纖維化。
王貴強表示,肺纖維化也是疾病發展的結果,就像皮膚割破后會出現瘢痕,肝硬化、肝纖維化、肺纖維化也是類似情況。因此,對肺纖維化的預防、干預和處理都很重要。從病因上說,新冠肺炎對肺臟的損害比較重,會出現明顯的炎癥和損傷,炎癥損傷之后會有個修復過程,這一過程就是纖維組織增生的環節。纖維組織增生和修復是個動態的過程,如果病情不重,增生可能很快就被吸收了。如果病情嚴重,可能會殘留一些纖維化。從病亡者的解剖結果可以看到,確實有些纖維化的表現,因此對新冠肺炎的重癥和危重癥病例,要重視纖維化的發生和發展。
針對這種情況,衛健委也出臺一系列文件,要求密切監測和隨訪,管理這些病人。一是出院后要通過康復手段,包括中醫中藥等進行相應的干預,避免纖維化發生發展。二是密切監測隨訪,對重癥、危重癥康復者要長期隨訪,因為纖維化不是短期發生發展的,可能在出院后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出現。所以對重癥和危重癥要長期隨訪,發現問題及時干預。
“當然,新冠肺炎是新發傳染病,我們仍然需要做很多研究。現在科技部也在做恢復期病人的研究,希望通過這些研究,找到病變發展或恢復的規律,指導臨床實踐。”王貴強說。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