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科研資訊 > 科研工作 > 科技雜談:增強“科研敏感”

關注微信

科技雜談:增強“科研敏感”

時間:2017-02-13來1源:未知 作者:91boshi

  ■如果還按以前的模式按部就班,而不增強科研敏感,就有可能與重大科技創新機遇擦肩而過

不久前,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團隊及其合作者在中國農業大學發布了寨卡病毒的最新研究成果。這不是高福頭一次在病毒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談起不斷有科研突破的訣竅,他提到了“科研敏感”。作為媒體人,筆者對新聞敏感深有體會,科研為何也需敏感?

原來,高福團隊和中國農業大學李向東教授課題組合作,發現寨卡病毒在小鼠模型中可以引起睪丸損傷并最終導致雄性不育,這一發現從新的角度揭示寨卡病毒影響人類健康的可能性,被國際頂尖學術刊物《細胞》雜志在線發表。

2015—2016年寨卡病毒在南美爆發并很快成為國際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寨卡病毒與登革、乙腦、西尼羅等黃病毒屬成員一樣,主要通過蚊蟲媒介傳播。以往研究者們對于寨卡病毒的關注主要集中在胎兒異常如流產、新生兒小頭癥等。2016年5月,有臨床雜志報道了寨卡病毒能夠通過性傳播,并且寨卡病毒RNA能夠在人的精液中長期存在。這一成果表明,寨卡病毒新的傳播途徑和對人類健康的潛在威脅。高福敏感地意識到,這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于是立即聯合李向東教授課題組,組成聯合科研團隊,進行不間斷科研攻關,最終取得重要突破。

高福團隊及其合作者取得的這項成果,正說明科研的確需要敏感。所謂敏感性就是要對最新發生的事件感興趣,對公眾的關切予以關注。試想,假如高福院士不去關注有關寨卡病毒能夠通過性傳播的報道,而停留在傳統的研究領域,就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重大的成果。

科研敏感背后是社會責任感。作為我國著名的微生物專家,2014年,高福在非洲埃博拉疫情來勢洶洶時臨危受命,帶領團隊遠赴西非國家塞拉利昂,投入了一場與病毒對抗的鏖戰。在近幾年發生的禽流感、人感染豬鏈球菌、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高福和他的科研團隊多次身臨一線,體現了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科研敏感離不開長期的堅守和科學積淀。敏感絕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或者沖動,而是科學家的理性判斷。要對科研方向做出準確判斷,沒有深厚的積淀是不行的。綜觀許多國際領先的重大科技成果,也都離不開科研敏感。上世紀90年代,禽流感對美國養雞業造成巨大損失,我國科研人員敏感地意識到研發相關疫苗對保護我國養雞業的重大意義。于是,科研人員在缺經費、缺設備的艱苦條件下開展研究,終于研制成功禽流感疫苗,在后來的防治禽流感疫情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李振聲,年輕時曾在西部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從事小麥育種研究。當他發現當地小麥條銹病大流行、導致小麥減產20%—30%時,很快調整自己的科研方向,經過艱苦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當今科技飛速發展,各類科研信息瞬息萬變,稍縱即逝。如果還按以前的模式按部就班,而不增強科研敏感,就有可能與重大科技創新機遇擦肩而過。如同新聞記者要增強新聞敏感性、才能報道出重大新聞一樣,科學家也應在增強科研敏感上下功夫。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