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薪+高額提成+獎金+社保+公費旅游。銷售類崗位,應屆生也接受哈。”“同學,過來了解一下我們公司吧。”這是7月12日成都市婦聯女性就業中心舉辦的一場大型招聘會的現場,賣力吆喝的主角是成都一家營銷公司的HR經理梁靜?勺晕彝其N了半天,很多畢業生一聽是銷售崗位,頭也不回地走了。“史上最難畢業季,也是史上最難招聘季。”梁靜不由得感嘆。
員工難招
一年招十個月 還是招不滿
80后的梁靜是成都一家營銷公司的人力資源部經理,主要工作就是負責公司的招聘。梁靜說,現在的畢業生跟他們那個時代的真是不一樣。“我當時畢業的時候,就是想找份工作。能養活自己,獨立生活就可以。”梁靜說,當時她跑了很多招聘會,只要感覺合適,就是盡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嘗試。“而現在的不少畢業生,恨不得月薪5000元,日日吹空調。坐在辦公室,不用往外跑。每周雙休,帶薪旅游。最好還是國外的。”
和梁靜深有同感的,還有成都一家機械公司的HR經理。“現在的求職者太挑。”這名劉姓負責人說,挑工作、挑環境、挑待遇,還挑老板。他告訴記者,由于公司不少崗位人才流動性強,每年除了11月、12月,他大概有十個月的時間都是在招聘。“就是這樣,公司20個人的銷售團隊還是長期缺人。”
工作難找
連續5場招聘 1份簡歷沒投
李雪霞畢業于北方一所大學的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昨天的招聘會是她在七月份里逛過的第五場了。大學輔修了會計專業還考了會計證的她,“想找個穩定點的單位,從事會計工作”?晒淞诉@么多場,卻一份簡歷沒投出去。“我們專業的一些同學都去做銷售了。”李雪霞說,最難畢業季,自己不但難以找到心儀的工作,甚至連本專業也快要“失守”。
輾轉多個招聘會的人力資源經理梁靜說見過很多這樣的求職者。“10天前你看見他在找工作,過了一個月他還在找工作。搞不清自己想要什么,只能淪為招聘會‘釘子戶’”。
根據主辦方提供的數據,昨日進場求職者超過3000人?傻街形11:30,梁靜的攤位上,只有數十人問津。這讓梁靜不由得感嘆道,史上最難畢業季,也是史上最難招聘季。
觀點
“看似供大于求,實則供不應求”
“近八成的企業招不到人,這是市場確實存在的。”蜀都宇輝人才市場運營總監楊伯涵說,畢業大學生對工作、薪酬、規模的要求跟國內企業所能給出的薪酬待遇還有差距。目前,國內八成以上的公司屬于中小型民營企業,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這其中,很多職位都是與營銷類相關的。
“民營企業經濟實力比不上國企、外企。提供不了甲級寫字樓、相對那么優越的工作環境。”楊伯涵說。導致民企很多都招不到人。
還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不少90后求職者都是獨生子女,對他們來說,找不到工作不丟人。“在家閑個十天半個月,生活費家里給,這直接導致他們的求職欲望并沒有那么強烈。”楊伯涵說。
所以,當前人才市場看似供大于求,實則供不應求。“最難畢業季這個說法,某種程度上并不成立。”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