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和區域競爭中的分量越來越重,因此,各地都在千方百計、挖苦心思的爭人才、“挖墻腳”,尤其是欠發達地區也加入了人才爭奪戰,而且大有后來居上之勢。博士、研究生,院士、專家,“985”、“211”,甚至“海龜”都成了搶手貨和“香饃饃”,“實用、適用、能不能用”倒成了招引人才無關緊要的因子,發達地區的“人才大戰”在貧困地區變為了“作秀之戰”。其實,欠發達地區在人才引進上更該以“實用、適用、能不能用”為原則,不能好高騖遠、求功近利,更不能演“千金買死馬”、“萬金引博士”的“好戲”。
一要重“實用”。把“實用”作為衡量人才的砝碼,就是要合力判斷人才的價值,是不是有技術、有經驗、會創新,能不能勝任現實工作發展需要,會不會進企業指導、站講臺講課、上手術臺操作……
二要看“適用”。把“適用”作為人才判斷標準,就是看專業對不對口,能力是否相適,知識是否匹配,避免學非所用、人崗不適、大材小用,造成資金浪費和人才浪費。
三要想“能不能用”。“能不能用”,就是看我們有沒有高端人才發揮作用的平臺,有無人才發展的空間,產業、市場、資源、發展規劃有無人才一展才華的匹配點,人才引進來能不能才盡其用。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