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互聯網、地產等行業仍是大學生最青睞的行業;國有企業成為在校大學生未來就業的首選雇主。大學生求職日趨理性,初始薪酬的預期集中在三四千元,計劃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就業比例有所下降。近日,“最佳雇主調查報告”發布。作為“最難就業年”的一次深度調查,這份報告給學生、企業以及社會公眾帶來有關中國大學生求職心理和行為的不少新發現。
金融、互聯網企業為上榜主力
據介紹,最佳雇主調查共收集10萬多份數據,最終評選出全國綜合性的TOP50排行榜和16個行業的榜單。本次調查跨越金融、房地產、汽車等16個行業,共有190家企業入選最佳雇主。調查顯示,在全國最佳雇主TOP50榜單中,金融、互聯網、地產、通信、能源化工資源是雇主品牌認可度最高的五類行業。其中,金融和互聯網企業聯合共占據近三成份額。金融企業占據9席,與往屆一樣,依然是所有行業中數量最多的。
專家分析,在過去幾年里,中國不同行業職場人的總體薪酬中,金融行業的薪酬水平一直居各行業之首,對求職者的吸引力很大。而互聯網企業則以高效便捷的服務體驗、穩健的發展態勢聚焦了足夠的人氣,吸引著大批的求職者。
北上廣就業比例出現下降趨勢
調查報告發現,在“史上最難就業季”,畢業生對個人微觀就業選擇與社會宏觀就業形勢的判斷與把握趨于理性。
調查顯示,2013年在校大學生中分別有15%、5.1%和1.7%會在求職時優先考慮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與2012年相比,在校大學生計劃在京、滬、穗三城市就業的比例呈現下降趨勢。而從三地的對比來說,雖然北京的占比下降明顯,但在三個城市中吸引力仍然是最強的。專家分析,北京作為首都,各種類型的大型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總部的聚集地,職業發展的廣闊機遇,更加公平的就業規則,以及志趣相投的人脈圈對求職者仍然具有強勁的吸引力。
對比2008年到2013年在校大學生對畢業后初始薪酬的預期變化情況,對于高收入(月薪高于5000元)的預期去年達到最高,今年明顯下降。調查發現大學生對初始薪酬的預期日益集中,尤其現階段集中在三四千元左右,體現了大學生求職更為理性。其中,專科生的預期主要集中于2000到4000元之間;本科生的預期也以2000到4000元之間為主,但也有近兩成選擇4000元以上;碩士研究生的預期以3000到5000元之間為主,博士生預期以4000元以上為主。
體制內單位備受大學生青睞
數據顯示,2013年綜合性最佳雇主TOP50榜單中,一改往屆外資占比較高的趨勢,國有企業以近三成的份額成為上榜主力。在校大學生預期的工作單位也以國有企業占比居首(34.3%),合資企業以19.3%的占比次之。與往年狀況相比,國有企業成為在校大學生未來就業的首選雇主,且對其偏好不斷上升,對外商獨資企業的求職偏好呈現下降趨勢。數據顯示超過50%的在校大學生期望進入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等體制內單位。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