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北京8月4日電(記者李苑)“盡管中國與世界的交流、交往越來越頻繁,但國際社會對中國和中國產品的誤解和偏見仍然大量存在,中國的聲音、意圖也常被誤讀、誤判。我們需要花更大力氣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這就需要翻譯,特別是‘中譯外’發揮作用。”在日前舉行的2013年全國高端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協作座談會上,中國外文局常務副局長郭曉勇提出,“中譯外”人才短缺正成為文化“走出去”的阻礙。
據中國翻譯協會的調查顯示,“中譯外”在翻譯行業中的比例上升較快,總業務量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30%上升到2012年的54%,但目前這方面的專業人才卻很欠缺。“從某種意義上說,‘中譯外’是關乎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國家利益的戰略問題。”郭曉勇說。
他指出,加強高端翻譯人才培養,是我國經濟社會各領域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的必然要求。應該整合國內外資源,為國家培養一批高端應用型翻譯人才,打造基于實踐需要的、產學研相結合的高端翻譯人才培養和輸送平臺,形成以人才培養為龍頭的可持續發展的翻譯培訓服務體系。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