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工作 > 中科大:從“出國培訓班”到海外人才歸國潮起

關注微信

中科大:從“出國培訓班”到海外人才歸國潮起

時間:2013-05-09來源:新華網 作者:徐海濤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曾因畢業生“高出國率、低回國率”而被戲稱為“出國培訓班”。但隨著我國近年來先后實施“人才”、“青年人才”,該校的“海外兵團”呈明顯回流趨勢,越來越多的尖端科技人才選擇回國效力。

  “在留美的中國學生圈里,以前誰回國會被認為是混得不好。”中科大少年班2000年畢業生熊宇杰說。而據中科大2008年對本校1978級首屆少年班畢業生的流向統計,全班88人分布在四大洲7國,其中60%在北美。

  扭轉這一失衡局面的,是我國2008年底出臺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簡稱“人才”。

  “人才釋放出一個強烈信號,那就是中國決心通過自主創新成為一個更偉大的國家,對科研人員來說既是召喚也是機會。”2011年,熊宇杰以美國華盛頓大學國家納米網絡首席研究員身份回國,任中科大教授。他說,當年他在科大同宿舍有3名同學出國,目前都已通過人才回來工作。

  2009年至今,中科大引進“千人”學者36人、“青年千人”學者69人,這些緊貼國家科技戰略需求引進的尖端人才,很快在提升科研、培育人才方面發揮出重要作用。

  “人才是在一個最恰當的時間點提出了一個最恰當的措施。”中科大人力資源部部長褚家如說,當前中國的國力、科研軟硬件環境相比歐美差距已明顯縮小,人才打破原有用人機制,以更靈活的政策、更開放的心態迎接海外人才。

  “中國很多地區的地質演化研究是由外國學者主導完成的,我覺得應該由中國人自己來做,國內也具備了科研條件。”2010年回國的中科大教授沈延安,基于對浙江煤山的地質研究,提出了2.5億年前地球生命滅絕的新模式。

  “我回國是基于核聚變研究在中國這樣一個事實,中科大又是一個能讓人踏實工作的地方。”“千人”學者秦宏畢業于北京大學,獲得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后留校任研究員。讓這位曾獲得美國總統青年科學家獎的學者回國的,是超越了地域、收入的事業心。

  中國目前是國際熱核聚變反應堆計劃7個成員之一,并在合肥建成了國家大科學工程“超導托卡馬克實驗裝置”。“對我的專業來說,這里是最好的地方。”秦宏說,他回國后的收入仍略低于國外,妻子、孩子也還在美國,但他愿克服這些困難,“為人類做點事情”。

  “你只有自己慢慢做到了最前沿,最尖端的人才才會過來。”中科院院士、“千人”學者潘建偉組建的科研團隊,有針對性地選送學生去各國留學。這些“放飛”的人才凝聚力強、歸國率高。經過幾年“滾動”壯大,中科大已成為國際量子物理研究領域的三大中心之一,并吸引了美國、德國、意大利等國學者加盟。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