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地方已逐漸把競爭性選拔各種人才常態化。從“伯樂相馬”到“賽場賽馬”,這無疑是選人用人體制的一大進步,但從各地情況看,也有一些美中不足。如因崗位所限,公開選拔賽出的“千里馬”只是少數,還有很多頗具潛力、實力的“良駒”未能脫穎而出。因此,我們在通過“賽馬”選拔各種人才的同時,也要注意“育馬”,在每次公開選拔工作結束后,把比較優秀的落選人員及時納入后備人才庫,進行跟蹤培養和管理,挖掘德才兼備的人才,創造更好的選人用人環境。
我們要清醒地看到,競爭性選拔人才,往往會“打擊”一大片。因為,拿某個崗位進行競爭性選人,一般最后只有一個人勝出,其他一律被淘汰,這樣的結果讓他們從原來的滿腔熱情變得有些沮喪,不利于大家繼續保持積極向上的狀態。所以,我們在關注“勝出”者,為選到“好馬”而高興的同時,更要把目光投向“落選”者,對那些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有針對性地進行跟蹤培養、多次選拔,這從某種程度上可以拉長跑道,實現好中選優。如此,可以有效避免“一考定終身”的現象,使眾多“良駒”有了更強的馳騁動力,有了更多“揚鞭奮蹄”的機會,也有了更為廣闊的前程。
在做好“賽馬”的同時,我們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育馬”上,讓“一馬當先”的冷清場面變為“萬馬奔騰”的生動局面。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們通過給優秀落選者搭建繼續培養的平臺,讓他們在實踐中積累才干、積蓄力量,使得競爭性選拔人才工作,更好地實現“發現一批、選拔一批、儲備一批、激勵一批”的效果。這樣,方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廣大人才隊伍的活力。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力做好“育馬”工作,便是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深入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開創“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局面的生動實踐。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