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教育智庫米切爾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澳大利亞目前約有1/4的學生沒能完成12年級學業,生活在偏遠地區及家庭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輟學比例更高,這暴露出澳大利亞全國教育機會和水平的不均衡。在澳大利亞的教育體制中,完成12年級學業相當于中國的高中畢業。
這份題為《2015澳大利亞教育機會》的報告顯示,在19歲的澳大利亞青少年中,約有81199人未能完成12年級學業,約占全國同齡人口的26%。在經濟發達的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19歲人群的高中輟學率分別約為27%和23%;而在地理位置偏遠且經濟相對發展緩慢的北方領土地區和塔斯馬尼亞州,高中輟學率分別高達50%和40%。
在這份報告中,三組對比數據引發了澳社會的廣泛關注。第一,生活在偏遠地區的青少年高中畢業率僅為43%,而大城市中的青少年高中畢業率為78%。第二,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家庭中60%的青少年完成了高中學業,而富裕家庭的青少年完成高中學業的達到90%。第三,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高中畢業率約為44%,而非土著居民的高中畢業率約為75%。
該報告首席作者史蒂芬·蘭姆教授指出,這項研究顯示學生出現了嚴重分化,政府對教育的投入不均衡,警示現有教育系統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有統計顯示,在澳大利亞,77.5%的來自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家庭的學生就讀于公立學校,然而政府對私立學校的投入卻相當于對公立學校資助的兩倍多。蘭姆認為,這說明澳大利亞學生在社會地位上的“隔離”最終導致了他們在學習和表現上出現嚴重分化。這影響了澳大利亞的教育質量,有調查顯示,在澳大利亞的7年級學生中,近28.4%的人在閱讀方面達不到國際標準。
澳大利亞聯邦教育部新聞發言人表示,政府將加大對學校的資金投入,計劃在未來4年內向學校撥款695億澳元(1澳元約合4.5元人民幣),其中包括面向殘疾學生、土著學生、非英語國家學生、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學生等的資助項目。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