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格不破,大才難得”
實現人才資源合理流動、優化配置,必須轉變政府人才管理職能,保障和落實用人主體自主權。充分發揮用人主體在人才培養、吸引和使用中的主導作用,打破戶籍、地域、身份、學歷、人事關系等制約,全面落實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的用人自主權。構建開放的人才市場體系,積極培育各類專業社會組織和人才中介服務機構,有序承接政府轉移的人才培養、評價、流動、激勵等職能。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科學培養人才,是人才輩出的根基所在。要突出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導向,創新人才教育培養模式,建立高校學科專業、類型、層次和區域布局動態調整機制。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加強平臺載體建設,實施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引進培育計劃,推進產學研實體集聚人才、戰略性新興產業引領等重大工程,積極引進拔尖創新人才和海內外高端人才。
“勛勞宜賞,不吝千金”
準確客觀評價人才、有力有效激勵人才,對人才發展具有指揮棒作用。要突出品德、能力和業績評價,堅持德才兼備,注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人才,克服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等傾向。改進人才評價考核方式,發揮政府、市場、專業組織、用人單位等多元評價主體作用,加快建立科學化、社會化、市場化的人才評價制度。
“尊賢使能,俊杰在位”
實踐證明,用人者必先贏其心,人才方會盡其智。要營造“四個尊重”的社會環境,鼓勵創新、寬容失敗、避免求全責備,形成惜才愛才護才的良好風尚。加大創新人才支持力度,減少行政干預,深化人才審批行政改革,整合政務服務資源,打造相關審批手續一站式服務窗口。優化服務環境,滿腔熱情關心人才,千方百計排憂解難,在戶籍遷移、住房保障、家屬就業、子女入學、醫療保健等方面形成一條龍服務鏈條,讓各類優秀人才心無旁騖地貢獻才智。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