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山東省不少大學生來說,他們今年的學費可能會面臨10%幅度的上漲。這一變動源于該省教育廳探索的“學分制收費”改革。
從今年秋季起,山東省將首批選擇中國海洋大學、山東大學等7所高校進行學分制收費改革試點,將固定的按學年收費改為彈性學制的按學分收費,并將總結試點經驗于2014年逐步推廣。
所謂學分制計費是將傳統的按學年計費的變為專業注冊學費和學分學費兩部分,專業注冊學費是每學年的基礎學費,而學分學費按修讀學分記收,一個學年里學生選擇課程越多,學分也就越高,學分學費也就越高。
山東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副處長李霞表示,“學分制學費”改革之后,“211”“985”高校的收費會高于省屬、市屬高校,特色專業、就業率高的專業收費會提高,而諸如考古等冷門專業、農學等社會短缺人才的艱苦專業,會降低收費,甚至免收學費和住宿費。
山東此次高校收費制度改革的原則包括:擴大高校價格自主權,逐步形成科學規范、富有活力的高等教育收費機制;鼓勵優質高校、優勢學科、特色專業優先創新發展,形成合理的比價關系。
業界認為,高校實行學分制改革,為學生提供了適配的個性化課程菜單,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學習自主權;體現了教授教課的量化價值,形成競爭意識,鼓勵老師用心一線教學。因而,山東7所高校所推出的“學分制學費”改革順應了世界高校發展的潮流,有其積極意義。
盡管“學分制學費”是大勢所趨,但不少家長仍表示擔憂。按規定,專業注冊學費標準、基本學分數量及單位學分收費標準均由試點高校自主確定。根據相關規定,改革后的“學分制學費”不得超過“學年制學費”110%。
在互聯網上,一些網民表示,高校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在最核心的改革環節用力不多的背景下,就急于推出收費制度改革,這樣避重就輕的“單兵突破”,尤其是上浮10%的裁量空間,缺乏權威的執行標準,警惕學校“變相漲價”。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