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引才活動 > 中俄攜手探索空間科學奧秘

關注微信

中俄攜手探索空間科學奧秘

時間:2013-10-16來1源:博士人才網 作者:91boshi
本報記者馮麗妃
 
2013年9月29日,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日列布佐夫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當天下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他被授予象征著中國國際合作最高獎的“中國政府友誼獎”。“頒獎日定在國慶節前進行,說明中國政府對科學研究和國際合作的重視。我想借此機會對中國政府、中國科學院以及中國的合作者表示衷心感謝,希望中俄在科研、特別是空間天氣研究方面更上一層樓。”日前,75歲的日列布佐夫在北京外專大廈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專訪時說。
 
精誠合作
 
除了此次中國政府友誼獎之外,日列布佐夫還在今年1月份獲得中國科學院國際科技合作獎。不過,在他看來,這些榮譽并非只屬于他本人,而屬于近15 年來在空間天氣領域展開合作的中俄兩國的科學家群體。
 
2000年夏,時任中科院空間中心副主任的吳季研究員帶領中科院空間科學代表團,訪問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并與俄西伯利亞分院日地物理研究所所長日列布佐夫簽訂合作紀要。次年,中俄空間天氣聯合研究中心成立,雙方科研人員開始在多個領域展開合作,研究內容涉及太陽物理、太陽風傳播對行星際空間影響、不同尺度和時空太陽風擾動對近地空間環境的影響、太陽活動對電離層和地球大氣的影響、空間天氣變化的診斷和預報等多個領域。
 
目前,俄方研究單位已從伊爾庫茨克日地物理研究所,發展到俄羅斯主要空間天氣研究機構,包括亞庫茨克宇宙線高空大氣研究所、莫斯科空間科學研究所、莫斯科地磁、電離層和電波傳播研究所等。中方成員單位除了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以外,還包括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國家天文臺、武漢物理與數學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日列布佐夫教授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是實至名歸。這是雙方長期合作的結果。”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吳季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候說。
 
優勢互補
 
“近地空間環境與天氣對地球影響最大,而且范圍很廣,一國力量往往不能展開綜合性、系統性的研究,需要南、北、中相互貫通,才能深入了解物理現象和規律。”日列布佐夫說。由于地理位置互補,中俄雙方便于集合雙方所有觀測臺站的科學數據進行分析,把整個北半球的高中低緯度聯系起來,取得更好的成果。同時,雙方在科研設備方面的應用同樣是優勢互補。吳季介紹說,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射電望遠鏡原本用于觀測太陽,而中國嫦娥衛星發射之后,其重點是進行月球成像。此外,吳季表示,中俄科研隊伍年齡梯隊的互補也讓雙方受益匪淺。合作彌補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文革”造成的人才斷代,也補充了俄羅斯上世紀90年代中期科研力量后繼不足的缺陷。
 
再創未來
 
吳季表示,中俄已經過最初的磨合期和成長期,為推動更廣泛、更深層次的交流搭建好橋梁。未來5年,中俄雙方將在第三次延長協議的基礎上,深化合作,把研究工作向更高水平推動。“子午工程是中國科學院牽頭完成建設的大型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系統,空間中心以此為藍本,發起‘國際子午圈計劃’,首先得到日列布佐夫教授和俄羅斯日地所的支持。在空間天氣聯合研究中心第三期協議里,‘國際子午圈計劃’將會是中俄合作的重頭戲。”吳季說。“國際合作中如果對對方的科研、文化不了解,合作就很困難,而了解對方的實力、工作內容、研究特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日列布佐夫說。他還特別強調,年輕人是未來交流的主力,因此,“對年輕科研人員的培養和交換非常迫切”。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