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好像現在很少有不批評中國的大學教育的,您覺得像商學院的話,在這方面應該吸取什么樣的教訓?
徐信忠:無論從辦學的理念,學生的培養模式,都已經與國際高度接軌。而且商學院在相對來講,我覺得幾乎在任何一個中國大學里面,也擁有一批相對來講最有優勢的,優秀的師資力量,即便在嶺南,我覺得我們的師資力量在大學中還是比較有優勢的。
網易財經:您怎么看現在商學院建設的一些冒進的行為,比如像一些炒作的一些行為的出現?
徐信忠:這就是我剛才講到的,沒有平衡好商跟學之間的關系,過度把商學院作為一個企業,或者作為一個商業企業來進行運作。大學跟企業或者跟商業有一個非常重大的差別,一個大學,不可能在短期內突飛猛進,一個大學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出現危機狀態。我們常常看到在企業界、在商業界,一個企業三年之前還是沒有名氣,沒有聽說過的一個企業,三年之后就成為全球矚目的一個企業,我們看到了像Facebook、twitter、Google等等這一切,你會看到,也可以看到一個偉大的企業、百年老店,全球最大的什么行業的企業,像花旗銀行,幾乎沒有美國救助,今天已經消失掉了。大學不是,你看不到一個偉大的大學一夜之間倒閉了,或者說從一個世界的優質大學變成一個普通的大學,這不可能,誰也不敢預測全球最偉大的企業一百年之后還存在,我很自信預測,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在一百年之后不光會存在,還會是全球最好的大學之一,那也就是說做大學的人,需要有一個特質,那就是你的耐心。
像嶺南學院這樣的學院,我一年能夠引進或者培養一位在全球有競爭力的教授,我已經高興得睡不著覺了,四年八年也就是四到八位教授。你想想,我很清醒,客觀的講我不太可能實現四年能培養或者引進四位大教授,做不到。
我們嶺南學院的空間至少比香港的任何一家商學院空間要大得多,但這不是你的競爭力的東西,教師團隊呢?人家可能商學院有十個全球級的,或者全球有競爭力的教授,我們呢?因為最終你是為誰服務的?是為學生服務的,所以我想重復我的話,商學院的一個特征就是慢,慢慢來,但是方向要準確,目標是五十年乃至一百年之后的一個目標。
所以您剛才講的很對,我覺得國內的很多商學院搞噱頭的東西、商業運作的東西太多了一點,甚至炒作都有可能。
網易財經:在您看來東西方的商學院有什么樣的區別,包括像亞洲的國家的一些商學院,在和我們國家相比,他們有什么地方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徐信忠:我覺得教育沒有本質性的差別。其實,你去看一下西方最發達的國家,教育最好的國家,像英國、美國,其實過去八百年,教育沒有改變,因為你教育的還是一個人的概念說穿了,所以不可能改變。
我覺得國內的很多商學院把國外的東西引進來的時候,老標榜為創新,我是不認同的。你在把美國、歐洲哪個學校做了三十年的東西拿回來,還稱之為創新,我認為有點,這個叫不誠實吧至少,所以嶺南很少用創新這個詞。我的看法永遠是借鑒、模仿,當然不是一味的借鑒和模仿,通過自己的思考來進行消化。
網易財經:現在是一個互聯網時代,信息化大爆炸,企業家的群體可能也在增多,知識結構都存在著一個變化,您認為和五年、十年、十五年前相比,EMBA、MBA在教學方面應該有什么樣的變化?
徐信忠:我上MBA也是到現在26年了,也是中國人中最早上MBA的人之一了。回想我的MBA,當然很多坦白來講還歷歷在目的東西,還是很清楚,我不覺得有本質的差別。
但是教育的本質的東西,不僅僅是三十年不變,在我看來三百年也不會變。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方面,我覺得剛才講到的就是說有些課程,乃至甚至課程體系一定有改變,但教學、教育的本質的東西,我覺得是萬變不離其宗的東西,包括這種教育的模式等等,美國的商學院MBA是沒有論文的,直到今天,在經濟危機之后,美國的一些最優秀的商學院把這個行動學習引進來了,接下來美國的一些商學院做行動學習了,中國的商學院坐不住了,就去學了,所以這是中國人最悲哀的地方。坦白講今天,只要美國人做什么東西就是好的,就去學,其他的都不值得去學習,其實今天在中國的社會轉型中,如果你問我,我要扯得遠一點,不光是教育,一個理想的國家在哪兒?在我心目中一個理想的國家在北歐,在德國,這是個理想的國家其實。
但是我們整個國家在過去三十年,并沒有實現國際化,這是蠻遺憾的。所以我要講的是什么?每個國家、每個大學、每個商學院都應該不要一味的去模仿,去仿造。你或許說跟剛才的回答有點矛盾,其實并不矛盾,你要做什么你想清楚了,那你看美國很簡單,哪個大學培養創業創新性人才最成功?是斯坦福。而哈佛不會因為斯坦福在這方面的成功,就跟著說我要主要培養創業創新。哈佛最牛的是什么?是培養大公司的CEO們,這是他最牛的。所以在美國這兩個最偉大的商學院,一個是培養最成功的職業經理人,一個是培養創業者。
第二個你可以看到的是什么?中國的商學院還沒學會走路就開始跑,就剛剛講的這些東西,縱觀世界大學,你看到過牛津有分校嗎?你看到過哈佛有分校嗎?當你培養領袖的時候,我用兩個字來描述培養模式,精致,你一定要很精致的把這些人培養出來,所以美國大學的一個特點是:很多課堂的規模是非常小的,25人、30人,我們的課堂往往200、300,我把它叫做(04:56英)批發,不是零售。
這都是很遺憾的一些事情。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