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主小傳
黃明,國際工商學院金融學教授,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先后在康奈爾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獲得理論物理學和金融學博士學位。曾執教于斯坦福大學、康奈爾大學、芝加哥商學院、長江商學院及上海財經大學。
核心提示
●金融危機對美國的創新力絲毫沒有損耗,美國的高科技產業是其第一大競爭力。
●中國政府手上還有很多資源和“子彈”,還可以用來解決問題,所以我覺得要改革一定得到位。
●優秀的企業必須基于長期的思考和探索才能形成,譬如做科研,就是十幾年看不到利潤也要扎下去做研究。
美國核心競爭力帶來啟示
2008年下半年正是金融危機的時候,有人說美國完蛋了;有人說美國的核心競爭力就是全球的儲備貨幣,美國的投行完蛋了,美國華爾街的核心競爭力也完了。其實不然。中國三分之一靠自己消費,三分之一靠投資,三分之一靠出口。美國的經濟不同,三分之二靠自己消費,是消費拉動它的經濟。在2007年之前的十幾年,美國人都是靠向全球人借錢消費。金融危機之后,美國人從以前的借錢消費,變成現在的攢錢消費,它的第一大驅動力有了一個改變。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經濟的確是不怎么樣。
美聯儲雖然釋放了很多的流動性,但是這些流動性到了美國的銀行手上,銀行擔憂經濟,不往外貸,這樣流動性缺乏成熟效應就增長不了,所以從理論上講,美國通脹沒那么嚴重。那么美國國債有違約的風險嗎?不,美國在國際上借錢,因為美元是主要儲備貨幣,所以美國是極少數可以以自己印鈔票來還錢的國家,也可以說美國借的是自己的鈔票。有人說美國國債的信用評級風險就是全球金融危機“駱駝”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國的危機怎么產生的?只要美國國會通過,美國就可以接著發鈔票而不違約。美國兩黨吵架拒絕印鈔票、拒絕發國債。但如果美國政府不運營的話,美國人就拿不到失業金、救助金、社保、醫保,美國所有人都會寫信給自己的議員,所以這兩黨最后會妥協的。
美國的核心競爭力不是貨幣。實際上,美國有兩個核心競爭力,一個是以硅谷為代表的高科技產業。從二戰以來,幾乎每一個新的行業都是創新。美國人賺著壟斷的錢,二戰開始,激光、彩電、半導體、彩電,最近又是蘋果,一個產業接著一個產業在全球壟斷,這就是它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危機對美國的創新力絲毫沒有損耗,美國的高科技產業是其第一大競爭力。
美國的第二大競爭力是美國以華爾街為代表的金融高端服務業。美國華爾街的確是全球領先的,投行請美國的,分析師是他們的,評級也是他們的,律師、會計師也是他們的。通常,制造業是全球性,但是服務業是區域性的。美國制定了全球金融業、咨詢業、企業運行的規矩、法律。中國企業走向海外,哪一步不是請美國的高端機構?所以它的服務業變成了全球性的。如此一來,其核心競爭力根本沒有受到危機的摧毀。
從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到現在的這四年,美國經濟可以說已走出低谷出現明顯復蘇。在美國、日本、歐元區這三大發達經濟體中,美國目前堪稱是最耀眼的。
經濟改革,如何與危機賽跑
設想一下:假如中國經濟將來有一天停止高速增長,甚至碰到地產金融泡沫破滅,導致我們經濟走向衰退,不僅不增長還負增長。那樣的話我們中國要花多少年才能恢復增長呢?是像日本這樣花個二十幾年才增長,還是像美國這樣四年就增長了呢?這是一個特別大的問題,這個問題會直接影響到我們政府、企業的決策,會影響個人投資。假如我們體制改得不好,走的就會是日本之前的老路。
回到國內,我們中國的問題就是一句話:改革和危機賽跑。中國政府手上還有很多資源和“子彈”,還可以用來解決問題,所以我覺得要改革一定得到位。
為什么需要改革呢?中國的經濟這么多年靠三駕馬車,一個是出口、一個是投資,還有一個是消費。出口、投資最近遇到一些問題,剩下消費這駕馬車也很難拉動。
出口目前遇到問題,主要是人民幣升值、成本優勢下降,現在中國不少出口企業都紛紛到越南等地去開工廠了。另一方面就是國際貿易不平衡,大量出口引起其他國家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和貿易壁壘設置。所以完全靠出口這條路不現實。
投資也遇到了很大問題。投資帶動了中國的鋼鐵、水泥、煤炭等一大堆行業的產能過剩。根據研究顯示,31個行業28個都產能過剩。投資拉動這駕馬車基本上很難再發力了。最近兩個月經濟形勢好一點,這與我們前期批的項目還在繼續進行也不無關系,但這種方式無法繼續支撐經濟穩定、可持續發展。
消費這駕馬車挺慘,只占GDP三分之一。客觀上,老百姓看病上學這些大額消費支出還需要由自己支付,所以老百姓就得攢著錢。我們的消費起不來是有根本原因的,消費要起來,就要把全民更好地保障起來。舉個例子,為什么法國人消費起來那么瀟灑,因為法國人從生到死都不掏錢——教育不掏錢、醫療不掏錢,所以就瀟灑地消費。但中國的國情顯然與法國等發達國家不一樣,我們需要逐步發展。
緊接著下來怎么辦?剩下的就是改革了,改革的紅利特別重要。怎么改革?首先,除了軍隊、國防等幾個必須要國家把控的行業外,政府應該降低民營企業進入各種行業的門檻,不能空喊口號,要真正在法律地位上將民營企業與國企平等起來。第二個就是農村的改革,其中土地流轉是重點。農村改革中,部分農民要離開賴以生存的土地。離開土地,不能是一次性套現,而應是提供多種紅利的方式給農民以保障,讓他們融入到各城鎮。所以城鎮化和改革綁在一塊兒,這項改革做好了,會給城鎮化帶來巨大增長力。
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政府不要直接插手經濟,要從直接的經濟活動中退出來。讓市場發揮主導作用,經濟增長自然就會產生出很多的亮點來。如果政府有決心能做到這一點,創造一個公開、透明的市場,創造一個按市場規則辦事的環境,那么中國經濟還能繼續保持穩健增長。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