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賓市最新出臺的《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若干規定》11月開始實施。宜賓市2014年高層次緊缺專業人才引進工作即將啟動,新規對人才還將產生哪些吸引力?
據了解,與2008年出臺的人才政策相比,新規不僅細化了人才類別,在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上,也加大了激勵力度。同時新規還新提出,要支持和鼓勵各類園區、經濟開發區、企業和科研院所積極創建各類人才培養和發展平臺,也提出將對實行專項獎勵和配套扶持。
“誰擁有人才,誰就擁有未來。”這是宜賓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易林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與成都等發達城市相比,在地理位置、配套產業、經濟實力等不占優勢的情況下,宜賓市用良好的政策環境,吸引了130名博士、1400余名碩士來宜賓創業發展、安家落戶。
上個月,宜賓市最新出臺的《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開始執行。作為川南橋頭堡的宜賓,在吸引人才、激勵人才、如何用好人才上有什么魅力?華西城市讀本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
吸引人:人才+項目11個高新拔尖人才落地
吸引人才,宜賓魅力何在?宜賓市入選中央“人才”、省“百人計劃”的兩位海歸博士邱成峰、李若林的故事,或許能解答這個問題。
因為五糧液集團的一句話:“你有多大本事,我們就給你多大的舞臺。”2007年,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后邱成峰,放棄世界500強美國杜邦公司的高薪工作和獲取美國綠卡的機會,通過“人才+項目”引才方式,落戶宜賓。
在擔任盈泰光電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后,邱成峰憑著多年的行業經驗和對市場行情的準確把握,從市場空間巨大的數字儀表顯示器生產開始創業。從2008年投產,到今年第一季度就實現銷售額1.3億元,邱成峰團隊的腳步越走越快,目前已處于同行業的西部第一水平。“下一步,將爭取讓公司早日上市。”邱成峰說。
2009年,曾先后在英特爾、美國芯歐科技等國際一流公司擔任主任設計工程、技術顧問、總經理等職務的物理學博士李若林,帶著“光通訊造芯”技術也落戶宜賓,成為五糧液集團旗下馬爾斯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四川信息產業正在迅速崛起,配套產業發展的基礎比較好。五糧液也給我們搭建很好平臺,在技術研發上給予大力支持。同時,宜賓市各級領導也都十分關心。”李若林昨日告訴記者說。
話外:配套產業和發展軟環境堅定創業者信心
在被問到為何選擇宜賓時,邱成峰和李若林的回答均是:配套產業和發展軟環境,堅定了來宜賓創業的信心。
截至目前,宜賓市已引進邱成峰、李若林等11個擁有高新技術、能帶動產業發展的創新創業人才或團隊,而李若林的博士團隊還入選全省“頂尖團隊支持計劃”。
留住人:事業留人財政砸金鼓勵創新創業
目前,李若林和邱成峰帶領的公司,都處于快速發展期,他們也面臨著中小企業發展共同的問題——資金。
對此,新《規定》給出優惠幫扶政策:對攜帶具有一定先期開發基礎和良好發展前景的科技項目,落戶宜賓的高層次人才,可申報宜賓市引進高層次人才項目。評定入選并經宜賓市政府批準的引進人才項目,將得到100萬元創業啟動資金。同時,在財稅扶持上,項目轉化后的高新技術企業,實際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地方留成部分,將實行前2年全額先征后返,后3年減半返還。當這些企業在宜賓產業化過程中資金不足時,還可得到2年期最高1000萬元信用貸款擔保和貸款貼息。
“對成長中的中小企業來說,這些扶持非常重要。”邱成峰說。
除此之外,《規定》還新提出,要支持和鼓勵各類園區、經濟開發區、企業和科研院所積極創建各類人才培養和發展平臺。
話外:依托園區成立創新創業基地
目前,江安縣正在探索,依托陽春壩工業園區成立一個創新創業基地。若實踐成功,未來宜賓市還將在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羅龍工業園區、五糧液產業園區陸續組建。這些新建成的國家級、省級、市級創新創業基地、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級、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重點實驗室(實驗基地),以及國家級、省級、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都將分別得到10-50萬元不同檔次的創建工作補貼。
激勵人:安家補助、政府激勵崗位獎傾向生產科研一線人才
80后易家祥,是清華大學化學博士。2011年夏天,站在擇業的人生十字路口上,面對沿海城市拋來的高薪橄欖枝,他最終選擇回到家鄉宜賓市的絲麗雅集團工作,從一線學習開始。
同年8月,他被派任為絲麗雅集團海絲特纖維有限責任公司的環保總監,主要從事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等領域的研發攻關。
去年,易家祥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是四川團三名“80后”全國人大代表之一。兩會期間,他有關發展循環經濟、產業轉型升級的建議,備受關注。今年1月,他又被指派分管絲麗雅集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包括易家祥在內,目前宜賓市已有博士130名,碩士研究生1400余人。為引進更多緊缺高層次人才,新《規定》加大了人才激勵力度,特別是大幅提高到生產科研一線的高層次人才待遇。
話外: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從2013年11月開始,引進到宜賓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或市屬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工作的博士、碩士,安家費分別提高到20萬、10萬元,且在10年內,他們每月還將分別拿到2000元、800元的“政府激勵崗位獎”。
此外,為了留住這些人才,宜賓市積極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除江安、長寧等區縣在大力修建人才公寓外,今年5月,宜賓市也啟動了人才公寓建設。除了住房,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及其配偶、子女,戶口可以隨遷,孩子上學、配偶就業等問題,相關部門也積極協調幫助解決。
用好人:打破身份限制用才去基層鍛煉育才
碩、博士留下了,又如何人盡其才?宜賓市的一個舉措是打破干部身份限制,不拘一格用人才。
江安縣委常委、副縣長蔣偉的故事就是一個典型。2007年,畢業于華中科技大學化學專業的博士研究生蔣偉,進入宜賓市環保局環監站工作。擁有博士學歷,卻甘愿回到一個二級城市的事業單位做普通工作人員,蔣偉當時的選擇,讓不少人詫異。但他卻堅持做了下來。
2008年8月,宜賓市委組織部“扶智計劃”將蔣偉“空降”到宜賓天原集團,任研發管理總監和副總工程師,他開始了從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到企業技術高管的蛻變。在其主導研究的電石生產原料適應性研究項目上,蔣偉和他的團隊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項目“中試”,這一研究項目完成后,再次讓天原集團在業內保持技術領先。而現在,出任江安縣委常委、副縣長的蔣偉,又完成從企業技術高管到黨政領導干部的角色轉變。
話外:15名碩、博士下基層掛職鍛煉
與此同時,為加強碩、博士鍛煉,去年宜賓市下派了15名碩、博士去鄉鎮(街道辦)、企業掛職鍛煉。其中,中科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宜賓市發改委綜合科科長歐育輝,在下派到翠屏區象鼻街道辦事處后,放下博士“頭銜”,沉入村社和象鼻工業園區,為項目落地和企業入駐,積極想辦法,贏得不少點贊。據悉,今年第二批下派人員也即將出發。
聲音:“人才政策關鍵在于落實”
“人才政策關鍵在于落實,人才發展與創新創業環境息息相關。”宜賓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易林說道,宜賓將嚴格落實黨管人才原則,履行好管宏觀、管政策、管協調、管服務的職責,進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建立“一站式”服務平臺,探索實行人才服務專業和創業導師制度,營造更有利于人才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保障各項重大人才工程順利推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