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下午,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表決通過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修訂稿。
這是中國科學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于院士制度改革要求的重大舉措。本報記者就此次章程修訂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
記者:請您先介紹一下此次章程修改的背景?
白春禮:院士制度是黨和國家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集中體現,也是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一項基本科技制度。經過近60年的發展,我院已形成了以院士章程為基礎的制度體系。
從發展角度看,我國科技正從過去以跟蹤追趕為主,轉向自主創新、跨越發展為主,我國科技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隊伍建設也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良好勢頭,院士制度需要與時俱進加以改進和完善。從當前實際情況看,院士稱號的學術性、榮譽性受到了復雜的外部因素影響,院士增選也受到非學術因素的干擾。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改進完善院士制度的要求,一些內容涉及院士章程,需要對章程加以修改和完善。
記者:結合最新修訂的院士章程,請您談談院士制度改革的方向、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
白春禮:這次章程修改,主要涉及優化院士候選人推薦渠道、建立全體院士終選投票機制、優化學科布局、健全退出機制等方面。修改后的章程,體現了中央關于改進完善院士制度的精神和要求,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重要講話提出的“真正守住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的要求,也最大程度地凝聚了院士的共識。
關于院士制度改革的方向和任務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的講話已有明確闡述。比如,“更好發揮廣大院士作用,更好發現和培養拔尖人才,更好維護院士群體的榮譽和尊嚴,更好激勵科技工作者特別是青年才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是院士制度改革的總方向;“突出學術導向,減少不必要的干預,改進和完善院士遴選機制、學科布局、年齡結構、兼職和待遇、退休退出制度等”就是院士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務。
記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提供國家決策咨詢服務方面能發揮怎樣的作用?這一塊內容在修訂章程中是否有變化?
白春禮: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中科院時,明確提出要求我院實現“四個率先”,其中之一就是要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在這次兩院大會上,他再次強調了決策咨詢工作的重要意義,要求兩院“組織廣大院士,圍繞事關經濟社會及科技發展的全局性問題,開展戰略咨詢研究,以科學咨詢支撐科學決策”。為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的這一重要指示,我們已經決定將建立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院將以學部為主導,集成我院學部、科研院所和教育機構的優勢,使學部工作得到有效支撐,使廣大院士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發揮。
記者:能否介紹一下關于優化院士隊伍學科布局和年齡結構的內容?
白春禮:世界各國科學院院士增選一般有兩種模式:一種是規定總量、遇缺增補,如日本等;另一種是不規定總量,定期增補,如英、美及我國等大多數國家。我院近幾次增選,新當選院士平均年齡55歲左右,60歲以下占80%以上。總體上看,我院院士隊伍的年齡結構正逐步趨于合理。
記者:院士們對這次改革舉措的態度如何?
白春禮:大家對中央改進完善院士制度的決定是擁護的,對改革的方向是贊同的,特別是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真正守住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的論述高度認同,認為抓住了改革的根本和關鍵。這次章程修訂的內容也是院士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章程的順利通過說明了廣大院士對改進完善院士制度是支持和認可的。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