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引才活動 > 媒體解析高考狀元緣何復讀:狀元為何多為北大清華鐘愛(圖文)

關注微信

媒體解析高考狀元緣何復讀:狀元為何多為北大清華鐘愛(圖文)

時間:2014-06-25來1源:南都網 作者:91boshi
 
劉丁寧 資料圖
 
遼寧高考狀元劉丁寧為了進入北大中文系“追尋更純粹的國學”,放棄香港大學學籍和72萬全額獎學金,回母校復讀,如今再以666分成功“衛冕”文科狀元。連續兩年問鼎遼寧省高考狀元,棄港大選北大,“學霸”劉丁寧的選擇在網上引起熱議,有人贊其勇敢尋夢,有人彈其愚蠢,也有人質疑內地的高考狀元不適應香港大學的土壤。事實上,劉丁寧并非第一個選擇復讀的高考狀元,也不會是最后一個選擇復讀的高考狀元。
 
高考狀元緣何選擇復讀
 
2013年高考,劉丁寧以668分考入香港大學,并獲得全額獎學金,但開學僅一個月,劉丁寧就辭別香港大學,重回高中復讀。她的低調退學卻引來轟動效果,關于退學原因的各種猜測紛至沓來。
 
劉丁寧復讀所在班級的班主任徐楠告訴記者,“一開始我們也不希望她回來,希望她能適應那邊的環境,但這孩子挺有主見和主意。”徐楠透露,港大的課程設置與劉丁寧想學的內容有些差距。劉丁寧覺得,在香港一直待下去,考研究生再回到北大,花費這個時間沒有任何意義,這不是她想追求的,干嘛在這兒浪費時間,與其這樣不如再重新選擇一次。
 
復讀的高考狀元,以前有,以后還有
 
退學復讀的高考狀元,劉丁寧并非第一人。2005年德州齊河縣的高考理科狀元呂德鑫,總分669分,入讀同濟大學。2008年,已經是同濟大學自動化專業大四學生的他,選擇了退學復讀。呂德鑫告訴記者,大學并不像他想的那樣,對自己所學的專業也不感興趣,自己在大學里混日子,錯過了轉專業、修雙學位的機會,也沒交到知心朋友。于是他選擇了退學復讀,想重新開始,復讀目標是北大或香港高校的商科專業。
 
退學復讀的高考狀元,劉丁寧也并非最后一個。2014年湖北高考荊州市的文科狀元肖雅欣,總分620分(語文128,數學140,英語141,文科綜合211),可是當得知自己的分數時,肖雅欣臉上沒有喜悅,只有更多的遺憾。她在微博表示:自己可能準備復讀。因為起初以為620分的總分僅能入讀人大,所以比較失落……
 
被疑是"槍手"的高考狀元
 
浙江嘉善縣高考文科狀元陳一天,也是一名退學復讀的高考狀元,使他進入公眾視線的,不只是連續三年選擇復讀,更多的是高分復讀背后是否隱藏著“職業考生”的真相。
 
陳一天,四度參加高考,成績分別為636、617、678、679,這樣的高分足以入讀名校,而他卻非清華北大不上,復讀三年。作為高分復讀生,他連續三年出現在浙江新理想高復學校“光榮榜”上,成為這家學校對外招生宣傳的活招牌,也因此被質疑是"槍手"。
 
2010年高考成績揭曉后,就有考生在百度"知道"里發問:嘉興嘉州新理想高復(新理想高復嘉興校區)招生發生了一件怪事,“去年看到廣告上有一個叫陳一天的同學文科678分,怎么今年又出現了一個叫陳一天的人,分數又變成了679分,這是什么原因呢?”而舉報的老師說:“這名學生已經至少在這里高復了3年,年年都是高分。早就有家長來問,學校為了做宣傳是不是找槍手考高分?”舉報人稱,像陳一天這樣的優秀學生,學校每年支付的費用是15萬元。
 
 
陳一天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否認是新理想高復的“槍手”,他說自己有很重的北大情結。
 
據陳一天自述,他2007年第一次參加高考,報考浙江大學,高考636分,與與浙大當年的最低錄取分持平,最后沒有被錄取。2008年,高考復讀第一年,他考了617分,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但他嫌專業不好,加上自己對未進入北大實在不甘心,于是讀了沒幾天選擇了退學。2009年,高考復讀第二年,他考了678分,被復旦大學錄取,但最后沒有進入他所喜歡的經濟專業,而是被調劑到了英語專業,決定再試一年。2010年,高考復讀第三年,也是陳一天第四次參加高考,成績是679分,他填的志愿是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 但是,2010年北大在浙江的文科錄取分數線是686分,這意味著陳一天將再次無緣北大。
 
湖北安徽最盛產高考復讀狀元
 
無論是劉丁寧,還是上述提到的呂德鑫、陳一天,很多復讀狀元都已經考上香港大學、同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名校,復讀的唯一目的就是考取北大清華等中國頂尖大學或追求自己心儀的熱門專業。
 
據中國校友會網所近日發布的《2014中國高考狀元調查報告》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調查到的2009-2013年中國各地區高考狀元中,全國共有25名高分復讀生問鼎中國各地區高考文理科狀元,占狀元總數的5.98%。其中,2013年有6名復讀生問鼎狀元,2012年、2011年和2009年各有5人;2010年有4人。從高考復讀狀元的地區分布來看,湖北省高考狀元中復讀生人數最多,有5人,居全國各省市區首位;安徽省有4人,名列第二;山西省和重慶市各有3人,并列第三;河南省和江西省各有2人,廣西自治區、黑龍江省、湖南省、吉林省、遼寧省、山東省各有1人。
 
相比而言,全國高考復讀生狀元較為集中在湖北、安徽、山西、河南、湖南、吉林、山東、重慶等省市,這些省區的大量考生常將讀大學作為改變人生命運的首選路徑;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專家、廈門大學博士馮用軍副教授指出,而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等地區未出現或較少出現高分復讀生狀元,這不僅與北上廣等省市的大學多、錄取分數偏低、高考錄取率高等有關,還與這些地區經濟發達和求學就業多元化有關。
 
高考狀元復讀背后的制度思考
 
高考狀元從港大退學復讀,再度成為狀元,這毫無疑問是一個“彪悍”的“學霸”,但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要上北大,按照規定,必須復讀,這是很荒謬的事情。”這凸顯出了我國內地高等教育體系缺乏自由轉學制度的短板。熊丙奇說,如果一個學生進入大學后,感覺不適應這個學;蛘哒J為該校不適合自己,他可以申請轉學。大學排行榜中也有“新生留校率”的指標,這樣學生有了選擇權,也能倒逼學校提升教育質量。
 
業內專家表示,如果能實行學生的自由轉學或者自主錄取入學,擴大學生的選擇權,無疑能極大提升我國的高等教育競爭機制,對內地高等教育體制的提高也是一大促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