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T精英、金融新貴、名校光環、休學博士……這幾個名號完美地融合在申磊一個人身上。放棄清華直博,中途休學創辦面向大學生的社交平臺“師兄幫幫忙”;在“師兄幫幫忙”做得風生水起的時候,又毅然開辟第二戰場,轉戰互聯網金融,創辦“理財范”。申磊說,他是個專注的人,一次只想全力以赴地專注做好一件事情。
創業之心
一發不可收拾
申磊說,他的創業之心是清華大學所賦予的。2010年,申磊拿著曾經在全國“挑戰杯”大賽上獲得金獎的汽車節能項目,從廈門大學直升博士來到了清華大學。從安逸的“南方之強”來到“水木清華”,突然多起來的創業沙龍、更多口中談著“創業”理想的同齡人,申磊內心的不安分被喚醒了。
創業的第一桶金,申磊想要從曾經讓他風光無限的“汽車節能”項目淘起,憑著這個項目,申磊曾經斬獲過不少獎項。然而,進入操作層面時,本來信心百倍的申磊發現,比賽與實業之間,還橫亙著不少的障礙。
首先,行業門檻高。汽車節能的項目,簡言之,就是將汽車尾氣排出的廢熱轉化成電能,圍繞這一技術,公司需要在未來成長為一家“技術型企業”,這需要極高的市場認可度和大量的資金投入。而這些,對于申磊這樣的在校生而言,有不小的難度。
哪個領域的投入成本低,而又是自己所熟悉的呢?申磊將目光投向了自己周圍,“每個大學生都有很多需求、有很多的困惑,而這些困惑可能是一代代的學生都曾經歷過的,因此,過來人可以提供很多有益的經驗和幫助”。
有人“出招”發布需求,有人“接招”提供幫助,“師兄幫幫忙”的模式就形成了。
申磊說,之所以萌生出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他曾經也是師兄的受助者。大二時,作為還沒有完全進入狀態的新生,申磊就被研究生師兄拉進了“挑戰杯”的參賽隊伍,成為參賽隊伍中最小的成員。之后,隊伍一路過關斬將,不僅為申磊帶來了榮耀,在跟一群比自己大幾歲的師兄的共同成長中,也影響了他對未來的規劃。
從紅娘網站到社交橋梁
“師兄幫幫忙”的首頁上印著“予人玫瑰 手有余香”,這是社交平臺“業務擴展”后的結果,目前已經有了300多萬的用戶。
最初,聽到“師兄幫幫忙”的名字,不少人覺得這不過是個“校園紅娘”。申磊也坦陳,最初在起名字的時候,耍了個小聰明,迎合了學生群體的興趣點。“師兄幫幫忙”,這短短的五個字,可是團隊成員們整整兩個星期頭腦風暴的結果。“我們網站的最初定位就是幫忙,那誰來幫忙呢?肯定是大三大四的幫大一大二的嘛,后來我們想,師兄幫師妹、師兄幫師弟、師姐幫師弟……似乎還是師兄幫師妹更符合大家的趣味,結果一喊出來,周圍的朋友都叫好。”
“師兄幫幫忙”的運作原理很簡單,女生發布各類任務,標上位置、時間、禮物后,就可以靜靜等待前來領任務的男生了。每一個任務,女生都需要給付出辛勞的男生一個小禮物,可以是一個水果,一杯飲料,也可以請吃頓飯,看場電影。男生還可以定義“我最擅長”的事,系統將計算“緣分值”,為其推送適合的女生與任務。“光榮榜”上定期列出最給力的男生,女生可以發布“私密任務”,單獨邀請某位男生參與。另外,通過“任務標簽”或者搜索,女生可迅速找到有擅長的男生,而男生也可以迅速找到有相應需求的女生。網站一經推出,大受歡迎,首日的注冊量就破千。
在清華大學進行內測之后,申磊團隊選擇在2011年11月11日—“神棍節”這一天正式上線。上線之前,團隊成員幾乎連軸轉了36個小時,但是當看到當時還略顯粗糙的網站的瀏覽數字,一個勁地往上蹦時,整個團隊亢奮不已。“那個時候是一炮而紅,當天晚上我們在人人網上發的一個帖子,轉發量就已經上萬了。”
開門紅,讓申磊團隊嘗到了受歡迎的滋味,“既然這么火,我們一定要做下去。”
已經成長了兩年多的“師兄幫幫忙”上,尋求幫助已經不再僅僅是“師妹”們的特權,隨著最早的一批“師兄”們畢業離開校園,“師兄”這個稱號也已經有了更為廣義的含義。
申請休學專心創業
在“師兄幫幫忙”茁壯成長,慢慢進入正軌的時候,申磊做了個決定:申請休學,專心創業。在作出這個決定之前,申磊已經在實驗室睡了近三個月的睡袋。“白天忙實驗室的事情,晚上做‘幫幫忙’,那段時間我直接搬進了實驗室,后來覺得實在沒有辦法兼顧。”
在這個問題上,申磊很感謝自己的導師,開通的導師給申磊放了三個月的假,讓他體驗三個月的“試創業”期。“我知道,導師是在為我留一條后路,萬一不成功,還可以回來。”
創業的過程并不簡單,但是申磊回頭看那段日子卻覺得很甜蜜。雖然原則上來說,一人一臺電腦就能走天下,但是在集思廣益的時候,大家還是需要個固定的場所。在那段日子里,團隊成員打起了“游擊戰”,實驗室、倉庫、宿舍……經歷過如此惡劣的辦公環境之后,以至于后來團隊在租到了一間沒有暖氣的地下室時,都覺得自己變身成了“高帥富”。
3個月之后,申磊拉到了投資人的資金,他以“盲目樂觀自信”的心態辦理了休學手續。“其實當時失敗的概率是很高的,失敗了我會遺憾;但是錯過了這個機會,我會更加遺憾。”
從拖鞋短褲到西裝革履
申磊想要做一個企業家,但是“師兄幫幫忙”的創業經歷讓他意識到,一家企業如果是不盈利的,未來的發展會非常痛苦。“相當于用你的理念和你的故事,在接受別人的救濟。我希望未來我可以把精力專注到怎樣把這個事情做好上,而不是到處賺吆喝。”
在創辦“師兄幫幫忙”期間,申磊碰到了很多的民營企業家,了解到小微企業在推廣上、在資金方面面臨很多的發展困境,申磊意識到這將是個巨大的市場。“我們想要成為高速公路上的一輛跑車,而不是在羊腸小路上開賓利。這樣我們的速度才會越來越快,在一個大的市場空間里圈定自己的山頭。”
今年1月份,申磊創辦了第二家企業“理財范”,跟“師兄幫幫忙”這個“理想化”的產品不同,這次創業,是直白地跟金錢打交道,但是仍然延續了“幫忙”情懷。只不過,這一次幫助的對象從“在校生”轉變成需要資金幫助的“小微企業”。經歷了前期的經驗積累,這次,申磊有了更為成熟的商業模式和更為明確的收入來源。上線三個多月,“理財范”已經幫近20家企業融資1.2個億,這樣的速度就算在業內成熟企業看來,也達到了不可思議的程度。數千萬的一輪融資之后,“理財范”將迎來新一輪的擴張。
對于這些“成就”,申磊不以為意,因為他們追求的更多。“我們沒有任何值得慶祝的,這是我們應該做到的,我們要做一家偉大的企業。”
最近,兩年的休學期已滿,申磊正在猶豫是回到校園繼續學業還是重新選擇方向,讀個金融學相關學位。從拖鞋短褲辦公的IT老板,變身為西裝革履的金融達人,申磊正走在一家偉大企業的鑄造之路上。
本報記者 牛偉坤 J191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