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市長周剛,常委們也沒“客氣”。“你是清華的博士,學者型領導,想不到你還挺官僚哩!對互市區(qū)的問題,你看得很準,但就不敢果斷協(xié)調解決”“去年,東興獲批了全國第三個進境種苗(景觀樹)指定口岸,剛批下來,鑼鼓喧天,歡天喜地。但一年過去了,景觀樹才進口21批次1000多棵。好政策沒有變成好產業(yè),你這個市長,要負責。”(7月8日《人民日報》)
這位叫周剛的市長,是廣西防城港市下轄的縣級市東興市的市長。東興與越南隔街相望,是一個邊境口岸城市。周剛是2013年2月由代市長當選為市長的。《人民日報》報道中提到的互市區(qū)問題和引進景觀樹指定口岸等問題,詳情如何,是不是因為周剛的官僚主義作風導致的,局外人無法判斷。但常委們沒想到周剛這個清華博士還很官僚,倒是值得一議。
周剛是正宗的清華博士(不是在職讀博),在常委們的眼里,這樣的博士,一個學者型領導,是不應該“官僚”的。
所謂“官僚”,也就是中央力反的“四風”之一的官僚主義作風,即脫離群眾,媚上欺下的庸俗官風。這樣的作風,可謂頑癥痼疾,中共反了半個多世紀,至今也還是“現在進行時”。社會對官僚主義作風更是切齒痛恨,在抨擊的大軍中,知識分子是沖在前沿的主力軍,清華的國際國內政治研究尤其有名,領先國內很多研究機構,該校的孫正平教授,也算是周剛的老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讀研數年的周剛不可能不受影響,他所學的管理學專業(yè),與反對官僚主義也關系密切。說不定,他也曾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為根治官僚主義開過藥方呢。這也是東興的市委常委們,認為周剛不該官僚的一個原因吧。
然而,知行合一并非博士的自然屬性。這就像很多官員上午講廉政建設的重大意義,下午被紀委帶走一樣,難道這些官員不明白廉潔從政的道理嗎?周剛作為博士生的時候,可以聲色俱厲地抨擊官僚主義,但做了博士,走進官場,他也就身不由己了。官僚主義是一個系統(tǒng)的弊病,并非一人的努力即可改變,倒是一不留神,就可能被同化了。東興的常委們在批評周剛博士官僚主義的時候,是不是也該反躬自問:我是否也是官僚主義的載體,我們身上的官僚主義是不是影響了周剛,是不是為他營造了官僚主義氛圍,使他在這樣的政治生態(tài)中,想不官僚也不行?
事實證明,博士對官僚主義也沒有天生的免疫力。反四風要反掉官僚主義的歪風,說到底,還要靠制度建設,靠對權力的有效約束。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