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引才活動 > 建“人才高地”要立足本土放眼全球

關注微信

建“人才高地”要立足本土放眼全球

時間:2014-07-29來1源:南方網 作者:91boshi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為進一步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對于加快建設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實施好人才強國戰略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在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上,省委書記胡春華強調,要建設“人才高地”,把人才作為創新根本的作用發揮出來,充分發揮人才創新發展的推動作用,增創廣東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為進一步推動各地、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進我省“人才高地”建設,即日起,南方日報推出“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進廣東‘人才高地’建設”專題訪談,敬請垂注。

實施人才戰略1

布局上要有大氣魄

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人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和新要求。廣東“人才高地”的建設需要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結合地方工作的實際,你有什么體會?

薛曉峰:近年來,中山市通過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并舉,資本與智本融合,創造人才紅利,推動優化發展,實現產業升級與人才集聚同頻共振,經濟發展與人才發展互促雙贏,初步走出一條人才經濟“1+1>2”的新路子。

中山市在人才發展路徑方面,高度重視創新人才的集聚,實現人才與產業無縫對接,讓人才集聚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由“汗水經濟”向“智慧經濟”的跨越。中山市24個鎮區中超過2/3的鎮區形成了具備一定生產規模和水平的產業集群,擁有超百億產業集群9個,產值超百億企業6家。中山以人才集聚引領產業集聚,以人才結構優化引領產業結構優化,形成了“引進一個高端人才、帶來一個創新團隊、支撐一個產業、培育一個經濟增長點”的“衍生效應”。

梁毅民:當前,茂名發展已經進入新的加速上升期。從發展動力看,港口建設、項目投融資、市場資本運作等各類經營管理人才已成為制約我市發展的重大瓶頸。我們要實現短時間內超趕全國平均發展水平,打造濱海茂名,歸根結底要發揮人才的支撐作用。在人才戰略布局上要有大氣魄,要把人才工作放在全市發展戰略的高度來謀劃推進,發揮人才在加快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鄧偉根:作為相對發達地區,南海當前面臨的重要任務,集中在推動傳統制造企業全面轉型升級和借助科技金融創新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兩個重要方面。南海將在“十二五”乃至更長一段時期,以人才立區為核心競爭力,同時利用科技與金融兩大核心動力,再造南海發展新蛋糕。

招徠四方之才2

集聚海內外領軍人才

問:2012年12月考察廣東時,習總書記強調,國家的強盛歸根結底必須依靠人才。中國要敞開大門,招四方之才。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請問貴市(區)有哪些得力舉措?

薛曉峰:中山市努力把對人才的開放提高到新的水平,實行“三個一樣”的人才政策:即本地培養與外地引進人才待遇一樣;體制內與體制外人才待遇一樣;市屬與央屬、省屬人才待遇一樣。近幾年,我市培養引進各類人才達17萬人,是“十一五”期間培養引進人才總數的4倍多。

鄧偉根:南海實行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配置人才資源,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香港建立引才聯絡處,在北美、歐洲、新加坡設立引才驛站,組團赴美國舊金山、英國倫敦等地舉辦“中國·南海海外招才引智推介會”等,以全球視野集聚海內外科技創新型領軍人才。

與此同時,南海積極推動本土企業家的視野國際化、企業國際化,推出百千萬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設立南商學院和南青商學院,大力推進“南商提速”培訓三年計劃,計劃3年內支持100名領軍型企業家赴境外培訓。南海還率先在全省開展“科技鎮長團”工作,選派國內高校優秀教師掛職鎮街任科技副鎮長(副主任)。與清華、上海交大等5所國內名校共建研究生實踐基地,共176名高校博士進入我區84家企業開展項目制科研實踐,幫助企業完成科研項目、攻克技術難關200多項。這種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的人才配置結構,外引進、內提升的現實效應,既為新興產業提供了有效的產業化基礎,又成功激發了傳統產業的創新轉型動力,為南海區域構建了一個系統性的創新引擎。

創新人才機制3

充分激發人才創造力

問: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習總書記強調,要著力完善人才發展機制,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為靈活的人才管理機制,打通人才流動、使用、發揮作用中的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支持和幫助科技人員創新創業。貴市(區)在創新人才機制、優化人才服務環境方面有哪些舉措?

薛曉峰:中山市著力打造“中山人才節”、“重才愛才獎”、“中山市高層次人才聯誼會”三大品牌。2014年,中山以打造“人才的節日,智慧的盛會”為宗旨,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山人才節”,并成為全國首個綜合性人才節,吸引30多所兩岸四地高校,26000多名海內外人才,1000多家企業和科研院所參加,正式簽約人才項目59個。“重才愛才獎”則對于在引才用才方面做出優異成效的創新型企業給予50萬元獎勵。“高層次人才聯誼會”于今年初成立,成為中山對外招才引智的重要窗口和重才愛才的主要基地。

下一步,我市將堅持黨管人才原則,組建人才工作局,加大全市人才工作的統籌協調力度,加快修訂現行人才政策,積極推進翠亨新區人才改革試驗示范區建設,建設國家級留學生創業園,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到中山創新創業。

梁毅民:近年來,我們堅持了“四個帶動”。一是突出平臺帶動。強力推進港業城聯動發展戰略,推動城市規劃、海洋工程、重化工業、港口建設、裝備制造、農產品深加工等產業發展,為人才提供干事創業的平臺。二是突出市場帶動。大膽創新用人制度,堅持以市場化、企業化方式聘任各類經營管理人才,開辟人才晉升通道。三是突出開放帶動。通過產學研合作、掛職交流、大學生回鄉創業等多形式、多渠道引進急需緊缺人才。四是突出培育帶動。借助省“揚帆計劃”這一龍頭工程,大力推進我市十大人才培養工程。

下一步,我們將著力解決欠發達地區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用不好的問題。一要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解決“想來”的問題。比如,聯合省、部級著名高校、科研機構到我市開展合作項目,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二要激發人才創造力,解決“能干”的問題。營造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強化利益導向,建立鼓勵創新的機制,制定人才股權期權和分紅激勵政策。三要強化人才集聚力,解決“愿留”的問題。做到事業留人、政策留人、感情留人,建立專家聯系制,實行點對點、手拉手式的人才聯系服務,從解決人才遇到的住房、孩子入學入托、夫妻兩地分居、醫保社保等切身問題入手,為人才解決后顧之憂。

鄧偉根:南海率先成立縣(區)級實體化運作的人才工作專職部門——區人才辦,下設區人才研究所和人才服務中心。同時,完善四大配套機制。一是人才資金優先投入機制。設立“人才立區戰略專項資金”,3年累計投入人才科技資金近30億元。二是人才政策機制。先后出臺13項人才政策,內容涵蓋人才(團隊)創新創業、培養資助、子女入學、安居等各個方面。三是人才“訂制服務”機制。成立區“一站式”人才服務中心,在鎮街、園區設立25個人才服務站,服務網絡覆蓋全區。四是人才工作考核機制。將“人才強企”工作任務分解到各部門、各鎮街,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

南方日報記者 周志坤

訪談嘉賓

薛曉峰

中山市委書記

梁毅民

茂名市委書記

鄧偉根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

 

(責編:李葉、常雪梅)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