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用了3年多微博、發了2699條微博的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田維義,這次,并未像以前那樣,發微博幫助學生解決難題,而是宣布了自己卸任的消息。
丟東西了,@田維義;宿舍漏水了,@田維義;路燈需要照明,也@田維義……有中國傳媒大學學生稱,上微博@田維義,已是該校一份獨特的校園記憶。
昨日,田維義表示,雖然不在領導崗位了,但同學們有難事,還會盡力幫助的,“包括利用微博”。
“上班第一件事看微博”
前晚9點15分,擁有12萬余名粉絲的田維義發布了第2699條個人微博,開頭就是“今天卸任了”。
“他年齡到了。”昨日,傳媒大學一名校領導向新京報記者證實了田維義卸任的消息。
田維義說,自1993年起,他便出任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副書記,后隨著學校先后并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和北京廣播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前身),仍分管學生工作。
據了解,田維義總是通過微博為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包括宿舍漏水、路燈照明、失物招領等等。他也曾一度在微博上調侃“上班第一件事竟是看微博”。
“不再艾特我,也許我會寂寞”
“有困難找書記,成為我們心中美麗的記憶。”找田維義解決問題,成了很多學生的習慣。
學生呼吁宿舍太熱,教學樓和宿舍便都安裝上空調。學生表示去校外公寓的路太遠,教學樓旁架起通往校外公寓的天橋。學生說教學樓女廁所太少,學校將一半男廁所改成女廁……
也許正是有像田維義這樣盡量滿足學生合理意見的老師,學校被學生們親切稱呼為一應俱全的“海底撈大學”。
“感謝書記這么多年的付出,有了您,我們才有海底撈式的大學,不知道以后還要艾特誰。”網友“Mrs_Winchester”感嘆道。
“我退了以后,同學們不再艾特我了,也許我會感到寂寞。”對于學生們的信任,田維義很感激。他此前曾表示,如果學生遇到了困難,或者權益受到了侵犯,或者有什么話要說,不再是@田維義,而是@學生會。
學生則在網上留言:“書記放心,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 聲音
這些年來田書記就是微博上的“校長信箱”有求必應。從食堂到安保到校園基礎設施建設……總之,在廣院的所有吃住行,有事兒只管@田書記,這已經是同學們的默契…書記退休了,我第一反應就是以后在學校遇事兒@誰?然后才回過神兒來,我已經畢業不會再回廣院了。
——cheng章
田書記辛苦了,@書記的時代也要過去了。后@時代,大家遇到問題知道該向哪個部門以何種方式提出,發現的問題能及時得到反饋和妥當解決,有這樣一個長效機制和渠道才好。——lijirong92
■ 講述
聽說肉餅不好吃書記辦烹飪賽
傳媒大學學生劉暢說起田維義,忍不住地笑出聲來。
原來傳媒大學有南北兩個食堂,劉暢覺得南食堂的肉餅不如北食堂的好吃,就在微博上@田維義說了這件事。
不久后,南、北食堂就舉辦了一場肉餅烹飪大賽,由學生做評委,輸的食堂要向對方師傅學習技術。
這件事在很長時間里,成為學生們談及的內容。
畢業生李雪曾經把她的錢包丟了,里面裝著她的身份證、銀行卡。正當她著急的時候,宿舍同學說,要不@田維義試試,整個學校都關注他的微博。
于是,李雪就寫明了自己的身份及丟失物品信息在微博上@田維義。結果書記很快轉發了。當天晚上,李雪丟失的錢包就被撿到的同學送回來了。
“我覺得他這書記當的挺慘的,學校這么多人,什么事情都找他。大家這么愛戴他,希望他退休后能過得好,不要再這么累了。”傳媒大學研究生謝卓瀟說。
■ 回放
女學生怕黑書記微博“亮路燈”
今年3月,田維義接到很多女學生反映,在傳媒大學地鐵站附近、天橋周邊路燈少,弄得通往女生公寓的道路黑漆漆的,嚇得女生晚上也不敢出門。
3月17日,田維義將學生的反映發到微博上,“希望路燈能亮起來”。
這一微博得到網友們的廣泛關注和轉發,其中央視評論員楊禹也轉發評論表示關注。
3月23日,田維義在微博上透露了此事進展,北京電力公司路燈管理中心派遣人員在定福莊東街街段安裝路燈,東街的安全問題或因此得以改善。
本組稿件采寫/新京報見習記者凌晨 陳瑤 記者許路陽 實習生黃小雨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