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引才活動 > 北漂高中生制假論文刊物騙百萬 受騙者為評職稱

關注微信

北漂高中生制假論文刊物騙百萬 受騙者為評職稱

時間:2014-08-20來1源:法制晚報 作者:91boshi

法制晚報訊(記者 鄒艷 實習生 王欣桐 何孟蓮) 2013年9月1日晚上7點,正在管莊某小區內遛彎的居民聽到一聲尖叫,伴隨著一口袋百元大鈔從天上飄下來。隨后一名中年婦女飛奔出來,緊跟她身后的是一群警察。

這場鬧劇的始作俑者是劉陽的妻子。劉陽,一個北漂的高中畢業生,他制作雜志的小作坊,在3年內,共騙取全國827名醫護人員180余萬元。

2014年6月18日,北京市順義檢察院以詐騙罪對劉陽等犯罪嫌疑人提起訴訟。近日,該案將在順義法院開庭。

這起案件的受害人是來自全國各大醫院的醫護人員,其中不乏宣武醫院等知名醫院。他們都希望通過在醫學雜志上發表論文獲得職稱晉升,未曾想卻落入騙局。

《法制晚報》記者獨家為你揭秘這起發生在北京的醫學假雜志內幕。在這起利用假的醫學雜志詐騙的背后,體現的是醫生職稱晉升機制的缺陷和漏洞。

案件詳情

冒充博士代寫論文

1986年出生的劉陽,7年前來京淘金。高中畢業的他最初只在北京一家酒店做前臺。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從一位住酒店的醫生那里得知,大多數醫院的醫生都有發表論文的需求,并深感壓力很大。

于是,自稱是博士生的劉陽便開始通過“復制、粘貼、重新整理”的方式幫別人寫論文。

看到代寫論文能賺錢,2009年,劉陽辭去酒店的工作,專職代寫論文。然而,好景不長。高中學歷的劉陽,費盡千辛萬苦拼湊出來的文章并不被看好,多次接到客戶對文章不滿而要求退款的電話。

“你發表不了是因為你在雜志社沒有關系。我在雜志社有熟人,你出版面費,我幫你張羅。”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劉陽在電話里應承道。

其實,劉陽在雜志社并沒有熟人,只是他萌生了一條生財之道——制作假“雜志”。

家人分工出版周期隨便定

劉陽先是花了200元錢在網上購買了一份信息,上面有來自全國3萬家醫院醫生的電話和地址。對這些電話號碼進行了一番篩選后,劉陽將重點放在了全國大醫院上。選定的醫院,是約稿的重點對象。此后,劉陽開始做各方面的準備。

他租了一套房子,買來了電話、打印機、掃描儀等一系列設備。同時,劉陽訂閱了《北京醫學》《中國臨床醫生》《中國醫藥》《中國全科醫師》等多份醫學雜志用來模仿。

一切準備就緒,劉陽模仿訂閱的雜志,制作出排版格式、封面圖案跟真雜志一模一樣的假雜志。“把里面的文章換成客戶的論文即可。”劉陽說他用這種換湯不換藥的方法,每本雜志一個月可以“出版”多期。

很多醫生打來電話,要求在其雜志上發表論文。為了提高雜志的可信度,劉陽有時也會拒絕一些稿件。“有的人同時發來兩篇論文,我只給他發表一篇。”劉陽說。

即便如此,劉陽自創的雜志社還是接到了不少投訴電話,原因是 “在網上找不到自己發表的文章,所以上級不認可該論文的刊登情況。”

于是,劉陽找專業人士模仿真的醫學雜志網站制作了類似的網站。同時,他雇人在網站上建立了對應的數據庫。每一個發表了論文的客戶都可以在這個數據庫上查到自己的文章。

雖然在其他網站上查不到,但客戶一般不會去其他網站上核實。因此很多被害人在案發后,都不知道自己被騙了。

接電話、排版、印刷、取錢……劉陽忙得暈頭轉向。于是,他找來了妻子的妹妹甘娟負責打電話和發信函。

2012年,劉陽帶著制作雜志的所有裝備再一次搬家。此時,他組建了自己的“親友團隊”——妻弟甘強等四個親人,劉陽每個月給他們發工資。團隊里的每個人都有明確的分工,每個月還領取固定的2000元工資。

業務擴大了,劉陽也換了個更寬敞的住處,他在朝陽管莊附近一個小區里租了三套單元房,方便分工制作假雜志。

同時,劉陽將排版的工作外包出去。“我實在忙不過來了,有時候都沒時間睡覺,排版一頁雜志10元。”

把鈔票當證據扔出窗外

2013年9月1日晚上7點,劉陽正在位于朝陽管莊某小區的1505室內的“辦公室”里忙碌著。

“砰砰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劉家的平靜,劉陽透過貓眼看到了穿著制服的警察,他一邊跟警察說著話拖延時間,一邊給妻子使眼色。

甘小花匆匆來到丈夫的那間“辦公室”,抓起一個黑色的塑料袋,推開窗戶,將手中的塑料袋迅速扔了出去。

松手的那一刻,黑色的塑料袋里飄出來大把的百元大鈔。看著紅色的鈔票飛舞墜落,甘小花急了,趕緊沖出門去。

原來,慌亂中她拿錯了袋子,丈夫讓她扔的是另外一個黑塑料袋,那里面裝的是關于制作假雜志的各種材料。

鬧劇過后,劉陽制假的證據被警方沒收,他和甘小花被帶到了派出所。隨后,該小區的1202、505室的幾名同伙同時被警察抓獲。

公安機關掌握的證據顯示,他騙了八百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醫生上百萬元。僅案發當天,警方就查獲60萬元現金。

“我本來打算開一個印刷廠的。”這是劉陽的下一步計劃。然而,劉陽的“美好愿望”隨著醫護人員的舉報化作了灰燼。

案件分析

醫生晉升 論文成唯一途徑

辦案人員調查發現,本案涉及被害人人數多達二三百人,全部是醫護工作者,犯罪涉及地域廣,被害人分布在全國各地。

被害人大多數來自大醫院,其中不乏宣武醫院等知名大醫院的醫護人員。在這些被騙的醫生中,有很多是副主任醫師。

北京市某三甲醫院的主治醫師王誠介紹,醫生的職稱分為四個級別: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

王誠說,“從住院醫師到主治醫師發表論文比較容易,但從主治醫師晉升到副主任醫師就難了,越往上越難,質量和數量都有更高的要求。”

王誠透露了醫生晉升的細節:醫生在取得了醫師資格證之后,通過考試、論文發表后申請住院醫師,然后逐級晉升。

每一個級別的晉升最低需要在本崗位任職五年,而醫院每年晉升的每個級別的醫生都是有名額限制的,為了盡快晉升到主任醫師,很多醫生都爭取多發表論文。

王誠表示,發表論文是評職稱的硬件,所有醫生都得在發表論文之后才能評職稱。職稱相當于一個憑證,是評價醫生水平的唯一標準,評職稱是醫生晉升的唯一方式。醫生級別的高低跟工資是掛鉤的。

國外聘用醫生跟發表論文與否沒有關系,而中國的醫生晉升職稱必須發表論文。在國內,醫生級別高一定是水平高;但水平高的醫生不一定級別高。

因為有的醫生會看病,但寫不了好文章。這種不發表論文的醫生,看再多的病人也可能一輩子都是住院醫師。王誠坦言,這是醫療系統的一個弊病。

發論文難 小雜志有機會

據多位醫生介紹,每個醫院對醫生發表論文的數量、質量的要求都不一樣。論文是醫院學術成果的體現,甚至有的醫院對醫生的要求是:不發表論文就罰錢。

王誠說,想在好的雜志上發表論文的醫生很多,雜志供不應求。比如核心期刊,一般質量的論文通過不了。所以有些醫生就會去找些小雜志發表論文,這就給劉陽這樣的人提供了制作假雜志的機會。有很多騙子鉆空子專門干這個,“我的郵箱就經常收到這樣的垃圾郵件,說三天審稿,而正常的審稿期限是幾個月甚至半年。”

因此,很多醫生即便知道是假雜志,還愿意給他們投稿,劉陽就曾供述,有的醫生打來電話說:“我知道你們是怎么回事,你幫我弄好點,我照樣給你錢。”

現如今,我國公立醫院的用人機制和晉升機制更多的是與科研結果、論文等業績掛鉤,以科研論文為導向令很多臨床醫生無法晉升。

在醫院,醫生有初級職稱、中級職稱、高級職稱,職稱的高低跟收入直接掛鉤。“中級職稱比初級職稱基本工資會高一兩千元。”北京一知名醫院的主任王剛說,高級職稱不僅基本工資會提升,還會帶來更高級別的用藥權限,同時在出診時,高級職稱是出專家號,中級職稱是出普通號,初級職稱是出門診。

記者調查后發現,醫生在論文發表后會將刊登出來的雜志交給醫院的人事部審核,審核通過后方可評級、晉升。

王剛告訴記者,醫生職稱的評選,論文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醫院人事處審核論文的方式是審閱紙質雜志。

“每年想評選的人很多,人事處忙不過來,也不會去網上核對雜志文章的真實性。”王剛說。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文/記者 鄒艷 實習生 王欣桐 何孟蓮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