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北京9月9日訊 記者余瀛波 教師節來臨之際,由256位來自國內外高校教師、學者和學生參與聯署的兩封公開信,今天分別被寄給廈門大學校長朱崇實和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記者獲悉,該聯名信呼吁徹查廈大性騷擾事件,建議教育部以此事為契機,制定出臺《高等教育學校性騷擾防治管理辦法》,同時建議廈大率先建立高校性騷擾防范機制。
自今年6月廈門大學爆出歷史系博導吳春明涉嫌性騷擾女學生事件以來,已過去近三個月,廈門大學至今未公布任何調查結果。
對此,參與擬定和修改公開信的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柯倩婷表示,十年來她一直關注婦女權益,接到過不少高校性騷擾投訴,但苦于沒有機制,不能真正幫助到受害者。有了機制,明確受理部門,處理程序,培訓教育,同時積累案例經驗,才能真正杜絕廈大事件再次發生。
西安外國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王天定認為,高校教師對學生進行性騷擾行為的性質非常惡劣,因為教師與學生,是社會地位不盡對等的兩類人,總體看,學生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教師對學生進行性騷擾,是利用職業強勢地位對工作對象進行侵害,嚴重違反教師職業倫理。
參與聯署的南京大學社會學院訪問教授金一虹指出,唯有建立高校性騷擾防范機制,才能真正保障教育公平和學校安全。
“廈門女博士生控導師性騷擾案終于捅破了這層紙,但是如何使之不停留在街談巷議的層面,真正在高校掀起一場反性騷擾行動,而且推動教育體制變革,從制度上將基于兩性間不平等權力關系的性騷擾置于非法位置,讓那些抗爭者不再孤立?我支持通過聯署上書教育部的方式。”金一虹說。
據了解,此次公開信中最主要的部分,是通過參考各國和我國港臺地區高校與學術單位的相關規定,根據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所擬定的初步政策與制度建議文本。其中,從性騷擾的定義,到校園性騷擾的判定標準,從性騷擾舉報制度,到調查判決和糾正措施制度,乃至防報復措施和針對校內人員的性騷擾教育和培訓,均有覆蓋。此外,公開信還建議,應由“性別平等工作小組”負責處理校園內的性騷擾投訴。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