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四川在線記者 鐘帆 實習生 汪鑫 攝影 趙霞)他叫李小文,是一位年過六旬的中科院院士,半年前因低調而犀利的穿著走紅網絡。網友稱他為“布鞋院士”,學術界的“掃地僧”,看似沉默無聞,卻有著驚人的蓋世神功。其實,生活中的他是一位瀟灑隨性、不拘小節(jié)的老者,自稱“黃老邪”,愛寫博客,關心時事,博客關注量達到了547萬。
23日晚,李小文在電子科大清水河校區(qū)做了一場關于《我的大學夢—兼談大學生活幾個問題的思考》的講座。“布鞋院士”人氣頗高,還未開講,會場就已座無虛席,連過道都占滿了人。只是今天的講座,他并未再穿布鞋。
他這次沒穿布鞋 坐一夜的火車來到成都
講座定在19點30分開始,但時間還差一刻鐘,整個會場就已經座無虛席,大部分學生都是慕名而來。原本只能容納600人的報告大廳,來了將近1000人左右,甚至連過道上都坐滿了人。
開講前幾分鐘,李小文走上講臺,今天的他并沒有穿標志性的布鞋,但著裝依然很樸素。李小文今年67歲有余,他本人個子不高、很瘦、頭上銀絲頗多。或因為乘坐20多個小時火車的關系,他看起來有些疲憊,但面對母校的學子,他心情還是頗為激動。
23日,李小文講座的主題是《我的大學夢—兼談大學生活幾個問題的思考》,他選擇了學生提出的10個問題現場作答。作為電子科技大學的校友,他首先分享了自己上大學時的趣事。
李小文還記得,當年在電子科技大學讀書時,他曾經在學校的圖書館里當過兩年義工。在他和圖書館工作人員混熟悉后,他也確實得到了一些普通同學不及的小福利,“當時圖書不開架,只能查卡片,但對我來說,書都是不開架的,甚至晚上還可以借上一兩本回家。”說到當年的趣事,李小文甚至有些自豪,因為他當年的這個做法還被其他同學效仿過。他也鼓勵現場的同學們,通過類似的方式學習。
學生提問
解讀母校校訓 他告誡同學們不能說假話
面對上千名師生,講臺上的李小文并不拘謹,但他的隨意中帶著固有的謙遜。思考問題時,他常呈托腮狀;談得興起時,他也和大家一起笑逐顏開;當臺下學生站起來提問時,他也立即起身站了起來,以平等的姿態(tài)對待。
期間,李小文突然問起:“有誰能告訴我電子科大的校訓是什么?”。臺下同學們頓了一會兒,異口同聲說出“求實求真,大氣大為”這八個字。聽到此處,李小文復述一遍后,笑著致謝,現場掌聲雷動。
原來,李小文對母校的八字校訓有著自己的一番解讀。他說,自己一直堅持不說假話,并且他也一直這樣要求著自己的學生。在他看來,“說假話不可能永遠騙到大家,總有一天會被發(fā)現,只是時間問題。”作為一位人生閱歷豐富的長者,李小文也告誡現場同學們“大學生一定不能說假話”。
“在無法說話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保持沉默,這樣都好過于說假話。”李小文也幽默地提到,說假話也有地域性,并表示“四川人傾向于不太愛說假話”,引起了臺下同學們的共鳴。
一場講座下來,李小文四川話和普通話交替使用,但很明顯,他的四川話更為流利些。
鏈接
穿布鞋做講座走紅網絡 網友稱其“布鞋院士”
李小文走紅,源自他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講座的一張照片。那是4月18日這天,一張照片被貼到人人網上,照片里,蓄著胡須的李小文穿著黑色外套,沒穿襪子的腳上蹬著一雙布鞋,不經意地蹺著二郎腿,低頭念著發(fā)言稿。
山村老人形象與院士身份形成的強烈反差,讓網友驚嘆,“一派仙風道骨,完全就是古龍筆下的俠士。”
李小文傳奇的經歷一層層被剝開,網絡上充滿了排山倒海的驚嘆之聲。頓時,“李小文”作為關鍵詞,迅速排在了搜索引擎的第一位;他在科學網開設的博客,成了一周熱門博客第一名,點擊量時至今日超過547萬次。
有網友說,照片里的李小文像《天龍八部》里的掃地僧,低調、沉默,卻有著驚人天分和蓋世神功。而在照片的“背后”,作為國內遙感領域泰斗級專家,李小文在學術界早已是人盡皆知的“技術宅”和“優(yōu)質叔”。
人物名片
李小文,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1968年畢業(yè)于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改名為電子科技大學),1985年畢業(yè)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圣塔芭芭拉分校,獲地理學碩士、博士以及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碩士學位。2001年,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歷任北京師范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副院長、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tǒng)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所所長、電子科技大學地表空間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電子科技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首任院長。
李小文院士專長于遙感基礎理論研究,是李小文-Strahler幾何光學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成名作被列入國際光學工程協(xié)會“里程碑系列”,在國內外遙感界享有盛譽。作為首席科學家主持過973項目兩項。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