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生,四川人,1986年獲中山大學博士學位,曾任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干事
藏族首位博士格勒:
在美國舌戰達賴之兄
讓其敗下陣
“今天,無論我走到哪里,頭上總是頂著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位人類學博士和藏族博士的光環。”格勒今年應邀在母校中山大學演講時說,“我趕上了一個好的時代。沒有民主改革,我還是農奴。有了改革開放,我才有了讀博士、當專家的機會。”
1988年首次赴美做訪問學者期間,格勒與達賴的哥哥、在美國一所大學當教授的土登·晉美·諾布不期而遇,并展開了交鋒。
“他說不過我。”格勒對當年情形記憶猶新,“達賴的哥哥說藏漢之間水火不相容。我說,壞人和好人不是以民族劃分的,任何民族里面都有好人、有壞人,你怎么能說一個民族全是壞人、一個民族全是好人?!”
“當時如果知道他有心臟病,我的語氣會緩和很多。他當場就出汗了,出去轉了1個多小時才回來。”格勒說,“我敢與他辯論,是因為背后有祖國這個強大的后盾。”
2011年卸任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干事后,格勒在西南民族大學為培養中國的藏學家和人類學家辛勤耕耘著。
1956年生,甘肅人,1999年獲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博士學位,現為廈門工學院教授
東鄉族首位博士馬建華:
女兒畢業于北大
兒子在法國讀研
馬建華至今仍記得,她小的時候,不識字的父母為了給在外地的外公寫信,去生產隊找識字的人代為寫信的情景。這讓她第一次感覺到了知識的重要性。
1977年恢復高考當年,她成了新組建的新疆師范大學化學系第一屆學生。備考博士時,她每晚用手電筒照著“啃書”。幾個月后,她終于被錄取為全脫產博士生,畢業論文獲得優秀獎。
結束廈門工學院一天課程的馬建華教授接受采訪時說,除倔強與堅持外,她更受益于黨的民族政策。她認為,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女兒、一個農民的女兒,她能接受各種教育,從中學到大學一直享受學校的最高助學金,并成為國家有用人才,完全是由于生活、成長在這個偉大的時代。
馬建華的兩個孩子如今也都受到了比較好的教育。其女兒碩士畢業于北京大學,兒子在法國讀研究生。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