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大教授張捷、張海江、陳恩紅,博士生鄭毅、況文歡、張雄等6名地球物理交叉學科科研團隊成員,成功用搜索引擎方法解決實時地震監測問題,相關成果發表在12月4日出版的《自然—通訊》上。
目前世界上有四個國家或地區建立了地震自動預警系統。最為先進的日本REIS地震預警系統可以在接到地震信號5秒鐘后定出地震位置和震級,約2分鐘后估計出地震破裂的震源機制。而地震是否會引起強海嘯可以通過震源深度、震級和震源機制分析得出。
中國科大研究團隊經過三年多努力,利用互聯網快速圖像搜索技術,預先建立地震數據庫,通過快速搜索最佳匹配地震圖,實現了在收到地震數據后1秒鐘內同時確定地震位置、震級和震源機制,在地震預警與速報領域實現了重要突破,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這項技術的應用將可能給震中附近地區贏得10到30秒的預警時間,將大幅度地降低地震災害對人類的威脅。
《自然—通訊》評審專家稱贊這個跨學科的地震速報解決方案是出色的,“為地震實時監測作出了重要貢獻”。目前這項技術已在41個國家申請了技術發明專利,日本已批準了該專利申請。中國地震局已經與該交叉學科科研團隊建立了合作,針對該技術在國家臺網的實施,設立了地震行業科研專項。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