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有長短,術業有專攻。人的才能也是一樣,不可能面面俱強,尊重和愛惜人才的最好辦法,就是用其所長、補其所短,為人才找到發揮才干的最佳舞臺,使其如魚得水、得心應手地施展才干。要把人才的優長與崗位要求結合起來,真正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崗位上,揚長避短、量才適用,最大限度地發揮人才使用效益。
人才也有“保鮮期”,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莊稼成熟后不及時收割就會爛在地里,人才如不及時使用同樣會造成浪費。有人對世界上杰出科學家獲得重大科研成果的時間進行分析后得出結論:發明創造的最佳年齡為25歲至45歲,峰值年齡為37歲左右。在這一時期,人的精力充沛、思維敏捷、創造力旺盛,特別想干事也特別能干事,只要能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給人才“保鮮”的最好辦法,就是人盡其才、用當其時。要在人才思維最活躍、精力最旺盛、創造力最強的時候,及時使用、放手使用、大膽使用。
人才發展的活力,來自體制機制創新。要堅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既盤活現有人才資源,又不斷引來“活水”;要為人才發展創造有利的工作環境和條件,充分激發人才的工作激情。人才管理要從“伯樂相馬”向“動態賽馬”轉變,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讓更多人才脫穎而出。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