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另类激情_日本三级视频在线播放_中文字幕在线不卡_国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www色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引才活動 > “拔尖計劃”鍛造基礎學科領軍人才

關注微信

“拔尖計劃”鍛造基礎學科領軍人才

時間:2014-02-26來1源:中國教育報 作者:91boshi
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截至目前,參與“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19所參與高校中,已入選“拔尖計劃”的學生共4500人,首批500名畢業生中有95%進入國內外高水平大學繼續深造。

  2009年,“拔尖計劃”在教育部、中組部、財政部的推動下,先行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學科領域,選擇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9所高校實施。其目的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優勢基礎學科建設一批國家青年英才培養基地,建立拔尖人才重點培養體制機制,吸引優秀學生投身基礎科學研究,形成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良好氛圍,努力使受計劃支持的學生成為相關基礎學科領域的領軍人才,并逐步躋身國際一流科學家隊伍。

  “計劃啟動較早高校的學生已嶄露頭角。”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張大良介紹說,北京大學學生曹霆2012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通訊》發表文章。復旦大學學生達佩玫以第一作者在《納米快報》上發表研究成果。

  近年來,參與“拔尖計劃”的19所高校立足各校實際,積極借鑒世界一流大學拔尖創新人才理念、模式和方法,創新機制體制,深入推進改革。建立高校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區,有的組建專門的學院,如清華大學的“清華學堂”、北京大學的“元培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的“致遠學院”、南京大學的“匡亞明學院”;有的設立專門的試驗班,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了“華羅庚數學班”、西安交通大學成立了“理科試驗班”等;有的則以普通班為依托,對拔尖學生輔以專門指導。

  據了解,參與“拔尖計劃”的高校聘請國際知名教授組成教學指導委員會制定學生培養方案,全面負責學生的培養和項目管理。如清華大學聘請丘成桐、朱邦芬、張希、施一公、姚期智等人擔任“拔尖計劃”各班的首席教授。同時,各高校配備最優秀的國內外師資、大批著名教授深入參與計劃實施,其中兩院院士、“人才”特聘專家、“長江學者”及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等高水平專家學者占據相當大的比例,他們親自為學生授課、擔任導師、組織學生研討交流。如北京大學請陳佳洱、田剛等院士為“拔尖計劃”學生指導。

  在學生選拔方式上,參與高校實行多元化模式。“選才”與“鑒才”相結合。“在選拔標準上,綜合考慮學生的興趣志向、學科潛力、綜合能力、心理素質等因素,科學地看待‘偏才’、‘怪才’。”張大良介紹說,在選拔過程中實行多階段動態進出,對進入計劃的學生進行綜合考查、慎重分流,遵循拔尖創新人才成長的規律,減少功利、重在長遠。

  “拔尖計劃”實行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各參與高校普遍實行“導師制”、小班教學與研討、個性化學習計劃。導師們指導學生進行學業規劃、課外閱讀、科學研究等,并鼓勵學生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讓學生有自由探索的時間和空間,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學習能力。這些高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實驗室、教學實驗中心等向學生開放,提供較大的空間用于師生交流、學生討論,并邀請世界級學術大師開展學術報告、學生座談等,營造濃厚的學術創新氛圍。

  此外,“拔尖計劃”各高校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一流學術人才,多數高校積極采用雙語或全英文教學模式。據初步統計,2013年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近150所國際知名高校,包括耶魯大學、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學校的350余名知名學者教授,以授課、講座、研討等多種形式參與到“拔尖計劃”學生培養過程中。“拔尖計劃”的本科生素質和本科教育水平也得到這些學者的認可。

  “‘拔尖計劃’不僅吸引了一批有熱情、有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以崇尚科學、追求學術為人生理想,更激發了高校教師培養創新人才的熱情,也在全國高校產生了廣泛影響,帶動了高校各學科專業全方位創新人才培養改革,發揮了較好的示范輻射作用。”張大良說。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