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河南代表團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稱,自己是土生土長的河南人,他認為,高等教育是這個國家未來的人才最關鍵的一環,中國一定要建設世界一流的大學,幾所甚至幾十所。
我是河南人!十八歲之前沒有離開過河南
“我是真正的河南人,我生在鄭州,在駐馬店長大,十八歲之前沒有離開過河南。”施一公的發言,如他幾年前寫的《我是河南人》一樣,對河南充滿感情。
重視高端人才中國一定要建設世界一流的大學
施一公說,本屆政府的工作報告中,在對科技界的描述中,要求創新。“我們強調創新的同時,是不是應該更加強調一下對人才的重視,尤其對高端人才的重視。”
施一公介紹說,在如今的國內,很多項目都很好,這說明我們已經知道世界的科技進展在哪兒。“關鍵是這些項目執行的情況很不理想,為什么呢,我們往往知道該做,卻不知道怎么做,核心的問題就是沒有合適的人才。”
由此他建議,發展過程中,應由項目主導,變為人才主導。“這次政府報告對于高等教育描述不多,高等教育是這個國家未來的人才最關鍵的一環。四年來我一直在呼吁,中國一定要建設世界一流的大學,幾所甚至幾十所。”
關注霧霾 是不是可以成立空氣污染治理委員會?
施一公還關注到了霧霾問題。“這是一個綜合的問題,不是一個或者幾個地區,也不是一個部門可以管理得好的。是不是可以成立一個空氣污染治理委員會,來統一管理空氣的污染問題。”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