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福建省莆田市創新人才集聚機制,大力實施“引智興莆”工程和“借智登高”聚集高端人才計劃,圍繞“產業升級,人才聚集”,推動“市外人才智力回歸,市內人才智慧回報”,精準引才,柔性引才,促進高新技術、項目、人才與莆田各類生產要素及時有效對接,先后引進創業創新團隊20多個、急需緊缺高級人才300多名,為加快建設宜業宜商宜居港城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撐。
借企業之勢,登產業發展之高
莆田市按照“以產業鏈打造人才鏈,以產業群催生人才群”的思路,突出企業引才主體地位,推動各類人才向重點產業、重點項目集聚。出臺了《關于支持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專項計劃的實施意見》等10多份人才政策文件,從技術入股、資金扶持及稅收獎勵等方面支持企業多形式引才,如來莆創新創業最高可獲得500萬元資金補助和其他各項獎勵等優惠政策。
三棵樹涂料公司與法國科學院院士、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萊恩教授共建實驗室;華昌首飾公司與中國藝術研究院簽訂人才培養協議,全省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才培養基地落戶莆田;中國(莆田)醫療健康聯盟與英國鄧迪大學、上海大學和莆田學院成立全國首個非公立醫院人才培養管理教育中心。
莆田市提出發展化工新材料、食品加工、工藝美術三個千億支柱產業,培育發展高端裝備、醫療健康、電子信息三個500億新興產業。圍繞產業發展目標,該市強化產業人才支撐,以產業聚人才,用事業留人才,突出利用和發揮好重點項目對人才的吸納、引進和集聚作用,促進各類優秀人才向骨干企業、重點產業集聚。
未來要有人才,必須讓人才有未來。該市加強人才創新創業載體建設,搭建人才發揮作用平臺。指導有條件的企業建立技術中心和研發中心等平臺,依托1個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6個省級高新工業區、1個國家級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個省級院士工作站、53個省級研發平臺和1個省級企業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為人才來莆創新創業、項目對接提供多樣化平臺。
借院校之智,登科技合作之高
院校是人才的集聚地和科研的主陣地,莆田市瞄準中科院科研成果豐碩等優勢,與中科院建立合作關系。目前已與中科院所屬12個分院中的8個分院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互派掛職30多名,連續14年和中科院舉辦科技項目人才對接會,達成合作項目200多項,探索出“孵化在外地、產業化在本地”合作新模式。
莆田市采取“聯大靠強”等形式,先后與清華大學、廈門大學簽訂人才項目戰略合作協議,與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合作共建。目前全市企事業單位與20多所國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2013年12月,莆田市新世紀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從大連理工大學引進的蹇錫高教授,入選省“百人計劃”人選后成功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為了提升科技合作水平,該市創新合作平臺形式,每年舉行院士專家、海外博士莆田行等人才科技項目對接活動,至少邀請10多批次的各類科技服務團來莆進行長期或短期的科技服務,對接科技項目;先后邀請32批160多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專家教授擔任科技攻關技術顧問,幫助解決技術難題200多個。在“4·18”人才項目與資本對接會上,科創光電有限公司陳祖輝博士研發的電容感應觸摸屏項目獲福建華興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融資1500萬元,使項目順利投產,陳祖輝博士也入選國家“人才”人選。
借鄉賢之資,登項目對接之高
依托鄉情引才,是莆田人才工作的特色之一。目前莆籍在外人才有20多萬名,其中健在的“兩院”院士12名,副高以上職稱人才7000多名,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近400人。莆商在外創辦企業3萬多家,年創總產值達2萬多億元,商業奇才輩出,經濟能人濟濟。市委號召“民資民智回歸”,召開莆商大會,舉辦了莆商創業大會、莆籍在外人才新春懇談會和優秀人才中秋座談會,建立莆籍在外人才信息庫,開通“智匯莆田”微信平臺和網站,定期發布項目技術人才需求信息,積極引導在外人才引智到莆、獻智歸莆、創業興莆。
該市主動延伸服務觸角,在北京、上海成立了全省首個駐外人才工作站,建立了兩批20個市級人才工作聯系點和人才工作聯絡員制度。北京人才工作站開展了非公企業職稱評審、協助成功申報國家智慧城市等工作,推薦并達成意向或協議項目3個,計劃投資額近億元。據統計,三年來莆籍在外人才先后為家鄉推薦并引進各類急需緊缺高級人才200多人,達成投資協議10多項,總投資額達100億元以上。
不論是莆籍人才還是引進人才,莆田都將他們視為“家鄉人”,營造賓至如歸的環境。全省首家建立市領導聯系專家和優秀人才制度和人才責任制考評制度,發揮考核的導向作用;抓緊“20+50+N”人才公寓建設,推進人才安居工程;對人才在企業立項審批、技術支撐等方面開通綠色通道,協調解決引進人才所遇到的各方面困難和問題;召開特色人才工程推進會和優秀人才表彰會,兩年來共兌現人才獎勵資金3503萬元,讓人才“名利雙收”;制作人才工作專題宣傳片并設置了6塊人才工作宣傳T型公益廣告牌,加強人才政策和創業典型宣傳,兌現獎勵政策。(通訊員 莆組軒)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