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梁何利基金2014年度頒獎典禮于10月29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等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人頒獎。中國醫科大學尚紅教授喜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今年有52位科學家分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成就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和“科學與技術創新獎”。獲獎者中僅有7名女性;在36名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獲獎者中近半數為兩院院士;醫藥獎為6名,遼寧省僅尚紅教授1人。這是中國醫科大學首次獲此國家重要科技獎項,也是我國首位臨床檢驗診斷學和艾滋病領域專家獲此殊榮。
頒獎大會結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與尚紅教授等女科學家合影留念,并與尚紅教授親切交談。
學校副校長肖玉平等參加了頒獎大會。
何梁何利基金由香港愛國金融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于1994年創立,旨在獎勵中國杰出科學家,促進祖國科學技術進步與創新。基金以科學性、權威性和公信力的評選結果,得到內地和香港各界的肯定和好評,國際影響與日俱增。20年來,何梁何利基金共表彰了1100位杰出科學家。
目前,臨床檢驗已成為疾病診斷、治療、預后判斷和健康監測的重要手段,我國檢驗學科發展歷史短,水平相對薄弱。尚紅教授致力于我國檢驗醫學標準化和科學化建設,為我國重大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研究做出重要貢獻:
一、建立中國人群臨床常用檢驗項目參考值標準,結束了我國多年引用國外標準的歷史。
首次建立適合中國人群、全國各級醫院均可使用的肝功、腎功、血常規等42項檢驗項目參考值, 形成的4項衛生標準已頒布實施,并已在全國使用,另5項將陸續頒布, 實現了醫療機構間檢驗結果互認,為我國人群疾病診斷、治療和健康評估提供了科學依據,對提高我國檢驗醫學行業標準化和科學化、促進中國檢驗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二、揭示我國艾滋病疫情新特點和與疾病進展相關的生物學標志,為艾滋病防治提供有力技術支撐。
采用分子檢測技術, 首次向全球解析了我國男同人群(MSM)HIV傳播規律及流行特點,明確其已成為我國HIV新發感染主體,發現兩個新型HIV重組病毒;在國際上首次發現與疾病快速進展相關的一組miRNA標志物;推動全國血站HIV核酸檢測,及時檢出“窗口期”獻血者,進一步保障臨床用血安全;構建的覆蓋我國HIV流行株的假病毒已成為國際研究中國HIV的通用技術平臺;首次發現我國MSM HIV疫情難以控制的重要因素,為國家及時調整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直接證據。
主持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重大專項和科技支撐計劃等課題,在Nature、N Engl J Med、Lancet Infect Dis、Clin Chem、J Virol、J Bio Chem和JAIDS等雜志發表研究論文300篇,其中SCI論文109篇。主持制定行業標準4項,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項(第1、6完成人),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第1完成人),培養博士后及博碩士研究生113名,主編教材及專著11部。領銜的團隊是教育部創新團隊、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WHO耐藥監測網絡國家級實驗室和國家衛計委艾滋病免疫學重點實驗室。(郭秀芝)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